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学前教育的价值在我国不断被认可,儿童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成为社会热点,国家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厅多次明确发展目标,提出深化教育改革,以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湖南是农业大省,农村地区广阔且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学前教育一直未能得到足够重视。从发展历程上看,湖南省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整体水平有大幅提升,但改革过程历经曲折,且因经济落后等原因导致发展存在各种不足。因此,通过创新农村学前教育办学模式来推进湖南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教育学与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了湖南省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办学模式。首先,本文阐述了农村学前教育的概念及其他相关理论;接着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然后考察了湖南省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办学模式的现状及不足;进而依据湖南省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现实条件,提出湖南省分地区进行办学模式创新的新设想;最后提出促进湖南省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对国内外的农村学前教育办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比较分析,并总结归纳适合湖南省农村地区发展的学前教育办学的经验与启示;(2)目前湖南省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空间大,办学模式存在多元化、办学主体的参与机制不健全、办学经费缺口大、幼儿教师问题多等问题;(3)本文借鉴国内外办学模式,立足于湖南省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和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的实际情况,针对湖南省农村学前教育现有模式存在的缺陷,创新湖南省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办学模式。本文主要创新点体现在:通过对国内外学前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依据湖南省现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本文将湖南省分为三大区域,即Ⅰ类的长株潭地区,Ⅱ类的湘中北地区,Ⅲ类的湘西南地区。针对三类地区存在的差异,分别提出不同的办学模式设想:适合Ⅰ类地区的“国有民营”模式、适合Ⅱ类地区的“层级管理”模式以及适合Ⅲ类地区的“三方合作”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