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性别霸凌行为预防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ilov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随着新闻报道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校园霸凌中没有受益者,只有受害者。对于校园霸凌事件中的霸凌者、被霸凌者和旁观者来说,校园霸凌都会造成重大的伤害。在我国,由于性与性别少数群体的校园生存环境依然恶劣,大众社会对于性与性别少数群体所遭遇的校园性别霸凌的关注还相对较弱。除此之外,目前学界对于校园霸凌的研究多是从社会学、心理学角度进行理论研究,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所做的实务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笔者在此试图聚焦针对性与性别少数群体的校园性别霸凌,分析校园性别霸凌的特征和原因,并通过小组社会工作方式来开展校园性别霸凌预防。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探讨了对校园性别霸凌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当前对校园性别霸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当前性与性别少数群体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学界对校园霸凌的研究处于从理论走向实务的转折点,国际相对成熟的校园霸凌防治方案在国内还未能得到推广实践。第二部分界定了校园性别霸凌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设计。本次研究中将“校园性别霸凌”概念界定为,“基于性别的刻板印象、传统社会角色规范以及儿童的不同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认同等,透过语言、肢体或其它暴力,在教育场所(包括正式和非正式场所以及上学放学路上等)对一个学生的性或性别特征、性别特质、性倾向、性别认同进行贬抑、攻击或威胁行为,并且这种行为与性骚扰不同”。第三部分探讨分析了国内校园性别霸凌的现状,从微观层面上归纳总结了霸凌者、被霸凌者、旁观者的不同特征,中观层面上分析了校园环境的特征,宏观层面上从文化和制度角度分析社会环境的特征,并用访谈内容进行相互印证。第四部分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研究设计了针对校园性别霸凌的预防性小组活动。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出台的“性教育时间表”、三级预防干预连续体和对现实条件的考量,在本次的预防性小组工作中,笔者为招募的12名四至六年级学生设计了六个课时的小组工作,帮助小组成员从“何为校园霸凌”到“认识校园霸凌的危害”,从“觉察生活中的刻板印象”到“知觉性别特质并自我认同、察觉并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在此基础上教育小组成员“在遭遇校园霸凌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并将其与实践结合,妥善利用身边的资源。第五部分对于本次研究和实务的反思和建议。微观层面上要增强学生抗逆力、多元性别观和反校园霸凌教育;中观层面上要落实“一校一社工”制度、开展对教职员工的培训;宏观层面上要加强反校园霸凌机制建设并提供政策指导与资源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体外研究鼠尾皮肤成纤维细胞(MTSF)发生老化时,ANGPTL-1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不同年龄原代鼠尾皮肤成纤维细胞,并检测老化细胞的COL1、COL3及透明质酸合成量。用
在工业生产、社会生活的火灾、爆炸等灾难性事故中,消防员通常遭遇多种热灾害威胁,主要包括火焰、热辐射、高温液体和蒸汽等。消防服是消防作业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必备的一类个
安娜·欧是在弗洛伊德著作中非常著名的病例,移情正是在对这位病人的治疗中被首次发现并提出来。弗洛伊德的同行及朋友布洛耶尔在对病人安娜·欧的治疗过程中,被病人突
目的 对比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46例锁骨中段移位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最早发现于模式植物拟南芥的EGY1,其同源蛋白广泛分布在哺乳动物、细菌、古细菌、真核生物、高等植物如水稻、棉花、菜豆和多种蓝藻中,预示EGY家族成员可能有重要而保守的功
在扩频通信中,PN码的同步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同步包括两部分;捕获和跟踪。捕获是实现同步的第一步,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人们研究出了许多捕获的方法,其中,滑动相关捕获法是
热障涂层在诸如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等许多涉及高热通或者高温的环境中显示出了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根本上说,热障涂层的寿命由陶瓷层/金属粘结层界面的温度决定。因
在当今世界,知识产权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许多国家己将其作为自己战略性发展的重点领域。无论持有重要专利技术的各行业大型集团公司,抑或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意产业,都积累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肠膜蛋白粉和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180头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公母各半,体质量(8.0±0.5)kg,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