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聚醚合成过程废水的处理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xlx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聚醚合成过程中会产生COD值大、难降解有机物含量多、水质水量多变的有机废水。Fenton法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有机废水的高级氧化技术,但仅采用Fenton法难以对共聚醚废水进行达标处理。本研究采用微电解-Fenton法、UV-Fenton法、Fenton-混凝法以及微电解-UV/Fenton-混凝法四种Fenton组合工艺处理共聚醚废水,以COD去除率和色度值为指标,确定各方法的较佳工艺条件。得出了对共聚醚废水处理效果较好的组合工艺及其较佳的实验条件。采用微电解-Fenton法处理共聚醚废水,对30%H2O2投加量、初始pH值、反应时间、铁粉投加量和铁炭比进行了考察,得到较佳的实验条件为:30%H2O2投加量为40m L/L,初始pH值为1,反应时间4h,铁粉投加量为40g/L,铁炭比为1:4。该条件下处理后的共聚醚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3.6%,色度值仅为2.6度。采用UV-Fenton法处理共聚醚废水,对初始pH值、反应时间、FeSO4·7H2O投加量和n(H2O2)/n(Fe2+)进行了考察,得到较佳的实验条件:初始pH值为2,反应时间2.5h,FeSO4·7H2O投加量为18g/L,n(H2O2)/n(Fe2+)为40:1。在该条件下处理后的共聚醚废水COD去除率达到76.2%,色度值为13.1度。采用Fenton-混凝法处理共聚醚废水,对混凝剂种类、FeSO4·7H2O投加量、n(H2O2)/n(Fe2+)、FeCl3投加量和PAM投加量进行了考察,得到较佳的实验条件:混凝剂为FeCl3,FeSO4·7H2O投加量为24g/L,n(H2O2)/n(Fe2+)为27:1,FeCl3投加量为5g/L,PAM投加量为600mg/L。在该条件下处理共聚醚废水,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到58.7%,色度值仅为2.4度。采用微电解-UV/Fenton-混凝法对共聚醚废水进行处理,对UV/Fenton阶段pH值、FeSO4·7H2O投加量、30%H2O2投加量、FeCl3投加量、PAM投加量五个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得到该组合方法的较佳实验条件为:UV/Fenton阶段pH值为2、30%H2O2投加量420m L/L、混凝剂PAM投加量为200mg/L、不需添加FeSO4·7H2O和FeCl3。在较佳条件下处理后的共聚醚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8.5%,色度值为6.4度。从对共聚醚废水的处理效果来看,四种组合工艺中微电解-UV/Fenton-混凝法处理效果最好,经其处理过的共聚醚废水的COD值从33415 mg/L降低到500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6-1996)三级排放标准,色度值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微电解-Fenton法、UV-Fenton法、Fenton-混凝法对共聚醚废水均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可作为对共聚醚废水的预处理方法使用,其中微电解-Fenton法对于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率较高,COD去除率高达90%。混凝-Fenton法处理后的废水色度值相对较低,可用于处理色度值高,悬浮物、细小颗粒或者胶体含量高的共聚醚废水。
其他文献
现如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跨国企业领导的全球生产活动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中,与此同时,港口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它在商业活动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本文以课题组前期在雅安汉源县普陀山铅锌矿区发现的苔草属一新种普陀山苔草(Carex putuoshanensis sp.)为研究材料,通过人工砂培控制性试验研究了铅、锌单一及复合处理对普
在工程建设领域,行为人在签订工程施工合同过程中,骗取多名被害人巨额保证金的事件屡见不鲜。从此类"骗保"型犯罪的基本构造和市场诱因看,当前建筑行业过于依赖市场自由调节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半结构化数据的土家族医药进行品种规范和常用功效的可视化发现。方法收集整理《中国民族药辞典》、《土家医方剂学》等土家族代表性医药文献,建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