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历史文化名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但高速的城镇化建设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使成都历史文化名镇的文态环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城镇面貌逐渐变得千篇一律,丧失了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也使人们失去了精神寄托。因此,对成都历史文化名镇的文态空间实行有效的保护是当下刻不容缓的任务。此外,成都历史文化名镇文态空间是在成都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环境中形成与发展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不可复制性,因此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成都历史文化名镇文态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借鉴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结合成都地区独特的现实环境,通过大量的文献收集与实地调查,综合运用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总结出适用于成都历史文化名镇文态空间保护与更新的策略与措施,并通过实例进行论证。论文首先梳理了成都历史文化名镇文态空间的现状情况和构成特征,分析了其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语境,对保护的意义和历史进程进行了阐述,并概括出目前面临的矛盾与危机。随后,从城镇形态结构、街巷空间、节点空间、民居院落空间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出成都历史文化名镇文态空间的形态结构、功能意义以及与人们生活的真实联系,并针对性地指出具体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与措施,策略即采取动态保护与有机更新的方式、坚持以科学的规划设计为先导、把握保护的重要切入点、建立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的协作机制、扩展保护资金的来源渠道,措施主要从保护城镇的整体格局与形态、延续历史街巷空间、构建文态空间节点网络、保护传统建筑形式四个要点进行具体阐述,并通过案例分析加以论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更新是一项庞杂而长期的工作,只有全社会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进来,才能有效保障历史文化名镇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