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新型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降糖活性研究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综合性疾病,在临床上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1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2型)。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细胞功能缺损致使代谢紊乱而引起的疾病,其发生主要伴随着外周组织(如肌肉和脂肪)中的胰岛素抵抗、体内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减少以及肝脏糖异生作用的增加,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主要的公众健康问题。到2025年,全球将会有3.33亿2型糖尿病患者,这将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95%左右。因此,研究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成为了目前很热门的一个研究方向。为了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很多新药物靶点被开发,其中以DPP-W为靶点的药物研究为热点。   DPP-Ⅳ抑制剂能抑制体内二肽基肽酶Ⅳ的活性,保护肠胰岛素不被降解,提高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活性,改善糖耐量异常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2006年德国默克公司的抗糖尿病治疗药物西他列汀(sitagliptin)作为首个DPP-Ⅳ抑制剂成功上市,随后诺华公司的维格列汀(vildagliptin)、BMS公司的Saxagliptin也相继成功上市。   2004年,默克公司又研发了一类具有噻唑烷环结构的DPP-Ⅳ抑制剂。该类化合物具备结构简单、活性高等特点。研究发现在该系列化合物中,存在几个治疗2型糖尿病潜在药物,其中一个结构如下:   本论文的工作就是以上述化合物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噻唑环的DPP-Ⅳ抑制剂,期待发现新的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   分别从R端和噻唑环端对这一类化合物进行了修饰,探索不同基团对药物活性的影响。期间总共合成了36个目标化合物,经过核磁氢谱、碳谱、质谱、红外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通过小鼠口服糖耐量实验对该类化合物的降血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其中四个化合物(6、8、21、26)具有很强的降血糖活性,其中8号和26号化合物活性强于阳性药西他列汀,显示了其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前景。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海外交流日益频繁,使得中国高校对海外人才的需求迫切、海外留学人数持也在续增长。目前海外人才纷纷回流,高校“海归”教师群体已经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