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它不同程度的存在于大、中、小城市中。一方面,“城中村”住房建设杂乱无章,治安管理混乱,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居住环境恶劣,安全隐患重重;另一方面“城中村”又保留了许多的村落传统,延续着中国几千年的农村聚落文化。作为非城非村的居住形态,如何使“城中村”真正融入城市,仅仅推倒重建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城中村”居住形态更新不仅是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的要求,城市发展、城市形象的要求,还是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城乡二元体制、贫富分化、阶层分化、保障低收入者居住等种种社会问题所要思考的。 本文以西安市依然保留独家独户布局形式,村落肌理依然存在的“城中村”为研究对象,以“城中村”居住形态的变迁为研究重点。以西安市西八里村为例,采用了实地调查、访谈及问卷等方法,对其居住形态的现状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研究。从空间形态与社会形态两方面阐述了“城中村”居住形态的现状,主要分析“城中村”的住房、交通、公共服务设施、治安卫生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随着耕地的减少,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城中村”村民的生活方式也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成为依靠房租经济坐等收入的有闲阶层。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城中村”这种居住形态,本文以西安市现有的“城中村”为佐证,分析“城中村”居住形态的发展演变过程,并对其发展演变的影响动因,比如城市的扩展,城市文化对乡土文化的冲击,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西安市现有“城中村”改造实践的经验教训,结合与“城中村”居住形态更新相关的国内外经验,提出西安市“城中村”更新的原则和理念,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西八里村居住形态的现状提出分期推移式的更新构想。 最后结语部分,总结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些更新的建议以及待解决的问题,为以后“城中村”居住形态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