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时期的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学习及运用英语语言的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相衔接,目的是为学生继续学习英语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写作是英语学习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最具综合性的一项。写作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够反映学生的逻辑能力和语法。现在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因为高考阅读比分大而偏向阅读。专门的英语写作课很少,一般都是让学生背范文。这就造成了学生英语作文的逻辑不清,整篇文章的连贯性差。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写作能力提出了如下的要求:(1)清楚地描述事件的过程;(2)使用文字和非文字手段描述个人经历和事物特征;(3)在书面表达中借助标题、图标、图像、表格、版式等传递信息表达意义;(4)根据表达目的选择适当的语篇类型;(5)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词汇和语法结构;(6)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正式语或非正式语。针对这种“学用分离”的教学现状,文秋芳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出导向法。产出导向法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这样问题同样存在;因此,笔者在一所高中运用了产出导向法作为英语写作课的教学方法,来回答两个研究问题:(1)产出导向法能否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2)产出导向法对学生在写作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有什么影响?这一教学实验是在洪洞县第三中学的两个平行班实施的,时长为三个月,这两个班均由笔者授课,同样的教学材料但不同的教学方法。控制班采用的是过程教学法,实验班采用的产出导向法。前后测为测试产出导向法对学生英语写作成绩的影响,实验前后两次问卷为调查产出导向法对学生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的影响。所得数据用SPSS23.0进行整理和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检测实验班和控制班之间在实验前后的学生英语写作成绩及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是否发生变化;配对样本检验用于检测两个班自身在实验前后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及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是否发生变化。本篇论文通过三个月的的产出导向法的教学实践和对所得数据的分析,前后测证明了两个班的写作成绩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是实验班的进步要比控制班的大,所以产出导向法比传统的过程教学法更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产出导向法能够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熟练地使用元认知策略。此外,本篇论文也有不足之处,在论文的最后笔者会结合本次教学实验的优缺点对之后的教学及相关研究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