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添加对内蒙古东部草甸草原碳源汇特征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ah12345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氮沉降、施肥活动的增加,外源氮素添加对于碳循环的影响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大多数研究只关注氮素影响的某一方面,缺乏氮添加与生态系统关系的系统分析。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不同水平氮添加控制实验中碳循环各组分的测定,分析草甸草原碳循环各个环节的特征并构建碳循环模式,揭示N添加对于碳循环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碳源汇的问题。这一问题有助于深入了解全球气候变化中外源氮增加后对该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以增加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碳汇为基础的草地可持续性管理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氮添加会显著提高生态系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但对地下生产力的影响不显著;2.N添加对于0-100cm土层整体及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但土壤碳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的氮添加不能很快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3.N添加对于枯落物剩余量与分解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但N添加具有提高枯落物产量和分解量的趋势;4.土壤呼吸对N添加浓度的响应不同:高氮处理显著促进了自养呼吸,但却显著抑制了异养呼吸;低氮处理显著抑制了自养呼吸,对于异养呼吸的影响并不显著;5.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之间关系密切,而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对于N添加不敏感;土壤呼吸对N素添加的响应程度与土壤湿度有关,土壤湿度越大,土壤呼吸对于施肥的响应程度越高;6.内蒙古东部草甸草原生态系统在生长季表现为净碳汇,每年生长季净吸收130gC/m2;7.N的添加有利于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碳汇的增加,主要通过促进碳吸收和减少碳排放两种方式实现;高氮处理提高了净初级生产力,但也促进了生态系统碳排放,低氮处理对净初级生产力影响较小,但减少了生态系统碳排放。8.构建了草甸草原碳循环基本模式及不同N添加后的碳循环模式。
其他文献
当前,导航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人们对定位要求也不断提高,利用单一导航源提供的单一信息定位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多源融合导航技术是当前导航定位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融
该文提出的实用优化方法有利于算法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上的实现.光纤/同轴缆混合(HFC)网的宽带接入是目前接入网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 上行频谱的拥挤和复杂的噪声干扰
该文的基本思想在于将玫瑰线扫描得到一维波形信号化为二维准图像,并引入计算机 图像处理和数据融合技术,实现对目标的自动识别与跟踪.为配合目标识别跟踪处理的实验研究工作
虚拟现实是一种高度模拟自然界的触、听、视觉、行为的交互界面.它融合了计算机、传感器与测量、仿真、微电子等技术.基于图象绘制是近年来研究热点.它已成为虚拟现实应用中
该论文在旅游业务特定的应用需求基础上,从现有的关系型OLAP数据库出发,以用户需要分析的主题为核心,用关系数据库实现了一个星型模式的数据逻辑模型,解决了在OLAP数据库上运
介绍了时频分布的基本理论,研究了短时傅立叶变换和WVD变换之间的关系,并对其时频分辩性能和交叉项作了详细的分析;针对编队机群低分辩雷达回波多普勒信号,分析了重排平滑伪M
该论文主要研究ATM网络中较为复杂的PNNI(Private Network-Network Interface)信令协议,并着重研究其点对多点的呼叫部分.
在光系统I(PSI)内部结合有大量的水分子,而这些水分子的生理功能还不清楚。在本工作中,我们通过外加具有渗透活性和吸水强的多羟基化合物甘油和蔗糖来改变PSI环境中水的含量,研
学位
在通信系统中,编码调制技术是提高系统传输效率的有力手段。基于此,本文对基带编码调制理论及相关硬件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调制方面,本文对常用的数字调制解调技术与正交
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更高带宽,更远的通信距离,更好的通用型成为当前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内容。近些年出现了很多无线通信新技术,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