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大米蛋白粉饲用价值的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两个试验,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大米蛋白粉替代豆粕对良凤花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利用全收粪法与套算法相结合评估肉鸡对大米蛋白粉代谢能及养分利用率。试验一,选取体重基本一致,身体健康的成年雄性良凤花肉鸡12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采用个体单笼饲养。试验组分为对照组与大米蛋白粉组。以玉米—豆粕型饲粮作为基础饲粮,大米蛋白组饲粮由80%的基础饲粮和20%的大米蛋白粉配制而成,采用全收粪法与套算法相结合评估大米蛋白粉的养分代谢率。试验期为1周。试验二,试验选用同批次、健康无病的0日龄雌性良凤花肉鸡1080只。将试验雏鸡按照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整个试验期为56天,分前期(0-28d)和后期(29-56d)两个阶段。对照组日粮用豆粕作为唯一蛋白质饲料原料,营养水平参考((NY/T 33-2004黄羽肉鸡营养标准》配制。试验Ⅰ、Ⅱ、Ⅲ、Ⅳ、Ⅴ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大米蛋白粉分别替代对照组豆粕提供蛋白的10%、20%、30%、40%和50%,实际在饲粮中的大米蛋白粉添加比例前期(0-28d)分别为2.4%、4.8%、7.2%、9.6%和12%,后期(29-56d)分别为1.8%、3.6%、5.4%、7.2%和9.0%。并调整配方使各处理组饲粮的代谢能、蛋白质水平一致,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含量相当。试验结果表明:(1)良凤花肉鸡对大米蛋白粉代谢能为14.12 MJ/kg,大米蛋白粉在良凤花肉鸡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干物质的代谢率分别为85.20%、82.34%、12.23%、9.12%、87.12%和65.12%。(2)从试验全期的生产性能来看,各处理组良凤花肉鸡在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略有提高。各处理组良凤花肉鸡在料肉比上差异显著,其中试验V料肉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饲粮中用不同比例大米蛋白粉替代豆粕对良凤花肉鸡的胴体率、腿肌率、胸肌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腹脂率和瘦肉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免疫器官的发育也没有显著影响(P>0.05)。(4)57日龄时,各试验组的血液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血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酸和尿素氮)上差异不显著。用不同水平大米蛋白粉替代豆粕对血清抗氧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总抗氧化能力)差异不显著。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可知,在保证各试验组日粮代谢能、粗蛋白、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水平一致的情况下,用大米蛋白粉替代不同比例豆粕可以取得良凤花肉鸡在玉米—豆粕型常规饲粮条件下的饲养效果。因此,大米蛋白粉可以作为肉鸡饲料中的一种蛋白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部分豆粕。通过预测模型的建立,估测大米蛋白粉在饲料配制中的比例。经过预测模型的计算,当大米蛋白粉代替豆粕比例为26.6%时,良凤花肉鸡体增重最优。当大米蛋白粉代替豆粕比例为19.9%时,良凤花肉鸡料肉比最低。因此,用20%~26%大米蛋白粉替代豆粕在良凤花肉鸡生长最优。
其他文献
1915年产生的经典的EOQ模型是库存控制理论的初步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推动了库存控制理论发展,使其成为一门真正的理论。
发酵工程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既注重理论,又与生产实践紧密相关。尤其作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在教学环节既注重理论又能够充分实现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为供试菌,通过测定其生长曲线和胞内物质外泄情况,研究乳酸亚铁溶液对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食品致病菌的生长抑制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阐述了农产品供给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根源,探讨了信息不对称对农户生产行为选择的影响,并证明了通过斯宾塞-莫里斯条件去提高信息不对称市场的交易效率是可行的,最后根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多学科团队协作(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模式已成为肿瘤诊疗的国际新趋势。MDT旨在使传统的个体经验医疗模
天津市委关于开展“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决定,在全市吹响了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促新一轮大发展的号角。对东丽区促进市容环卫工作发展和实现全委各项工
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养老机构严重不足等,影响着家庭的生活质量,更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要解决这些问题,核心还是要解决养老问题,给老年人提供&#39;温馨从容&#3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能够与国外朋友进行准确、恰当的交流,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应用型人才越来越为社会需要。同时,当今的高职学生与以英语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建构,高职生的学习投入问题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并帮助其缓解学习倦怠状况。采用学习投入问卷对705名高职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