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四川政区建置沿革及管理模式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l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的政区建置与管理存在核心区、过渡区和边疆区三种不同的管理模式,中央对中原核心政区基本采取正规统治方式,对周边边疆政区大多采取羁縻统治方式,对过渡政区则通常采取正规统治和羁縻统治相结合的统治管理方式。建置沿革是基础,管理模式是升华,从时间、空间、上下三个维度来考察过渡政区的建置及管理,有助于研究中国古代政区整体的建置与管理模式。四川政区地处王朝西南腹地,位于中原核心政区向西南边疆政区的过渡地带,特殊的自然地理形势与人文社会环境导致其政区的建置沿革及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四川政区是明朝地方政区统治和管理模式的一个缩影。明朝将全国政区划分为民政系统和军政系统两大系统,实行以民政系统为主、军政系统为辅的政区统治和管理模式。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和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及其下属政区是明朝四川政区的民政系统,是管理四川政区和疆土的主要权力机关和管理机构。成都都卫、四川都指挥使司和四川行都指挥使司及其下属政区是明朝四川政区的军政系统,是管理四川政区和疆土的辅助权力机关和管理机构。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本文研究的基础,第三章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和升华。第一章探讨明朝四川政区民政系统的建置沿革及特点,首先考察了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和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及其下属政区的建置沿革情况,在此基础之上概括分析出四川政区民政系统建置沿革的四个特点,即化外为内、犬牙交错、化繁为简、土流结合。第二章探讨明朝四川政区军政系统的建置沿革及特点,首先考察了成都都卫、四川都指挥使司、四川行都指挥使司及其下属政区的建置沿革情况,在此基础之上概括分析出四川政区军政系统建置沿革的三个特点,即军事镇守、犬牙交错、政区制衡。第三章探讨明朝四川政区的管理模式,第一节从两个时期考察明朝地方政区及职官设置的一般模式;第二节从三个方面考察明朝四川政区及最高职官的设置情况,即民政系统和军政系统的政区设置、巡视监察系统的设置、两个时期政区最高职官的变迁;第三节总结出明朝四川政区管理的四个模式,即军民分立模式:民政管理为主、军政管理为辅;土流结合模式:前期土流并行、后期改土归流;巡视监察模式:政区分道监察、总督巡抚权重;政区制衡模式:省内三司分权、省际犬牙交错。余论则进一步提出明朝管理四川政区的第五个模式:集权协作模式:中央集权统治、地方协作管理。同时,探究明朝政区管理反映的文化实质,引出明朝地方政区研究需要考察的其他问题。
其他文献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迁移至西伯利亚和阿穆尔河一带的中国人及其子女的数量没有准确的统计。在相关史料中,早期移民子女的教育没有明确记载,至20世纪初,出现一些以中国语
附子临床又称为淡附片、炮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阳益火、振奋心阳、散寒通痹、温中止痛、助阳解表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本草纲目》说附子:“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
明代卫所制度前承元代武将世官、军兵世役的军户世袭制度,后对清代绿营兵制产生了巨大影响。卫所军轮戍京师及公私占役卫所军人,以及权贵、军官克扣军饷和南北调操所造成的卫
穿墙雷达成像中,墙体反射波等杂波严重影响成像效果.针对现有子空间技术等方法在去杂波同时会对目标信息造成消减这一问题,本文采用M序列雷达,提出一种多级延迟锁定环路技术.
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素质的优劣,为此笔者就如何当好班主任这一课题加以探讨。
目的探讨罕见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伤口的临床特征、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例经细菌学检测确诊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伤口进行评估和分析,结合文献复习,总结临床特征为复杂全
<正>微型声学解决方案及专业元件供应商楼氏集团(Knowles Corporation)近日在苏州工业园——相城区合作经济开发区举行了新工厂开业仪式,会后,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effrey Niew
目前我国高校考试制度存在考试目的功利化、考试内容偏重知识再现、考试形式、模式单一等主要弊端。为有效克服这些弊端,使高校考试更加科学合理,本文提出了关于高校考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