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的政区建置与管理存在核心区、过渡区和边疆区三种不同的管理模式,中央对中原核心政区基本采取正规统治方式,对周边边疆政区大多采取羁縻统治方式,对过渡政区则通常采取正规统治和羁縻统治相结合的统治管理方式。建置沿革是基础,管理模式是升华,从时间、空间、上下三个维度来考察过渡政区的建置及管理,有助于研究中国古代政区整体的建置与管理模式。四川政区地处王朝西南腹地,位于中原核心政区向西南边疆政区的过渡地带,特殊的自然地理形势与人文社会环境导致其政区的建置沿革及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四川政区是明朝地方政区统治和管理模式的一个缩影。明朝将全国政区划分为民政系统和军政系统两大系统,实行以民政系统为主、军政系统为辅的政区统治和管理模式。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和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及其下属政区是明朝四川政区的民政系统,是管理四川政区和疆土的主要权力机关和管理机构。成都都卫、四川都指挥使司和四川行都指挥使司及其下属政区是明朝四川政区的军政系统,是管理四川政区和疆土的辅助权力机关和管理机构。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本文研究的基础,第三章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和升华。第一章探讨明朝四川政区民政系统的建置沿革及特点,首先考察了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和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及其下属政区的建置沿革情况,在此基础之上概括分析出四川政区民政系统建置沿革的四个特点,即化外为内、犬牙交错、化繁为简、土流结合。第二章探讨明朝四川政区军政系统的建置沿革及特点,首先考察了成都都卫、四川都指挥使司、四川行都指挥使司及其下属政区的建置沿革情况,在此基础之上概括分析出四川政区军政系统建置沿革的三个特点,即军事镇守、犬牙交错、政区制衡。第三章探讨明朝四川政区的管理模式,第一节从两个时期考察明朝地方政区及职官设置的一般模式;第二节从三个方面考察明朝四川政区及最高职官的设置情况,即民政系统和军政系统的政区设置、巡视监察系统的设置、两个时期政区最高职官的变迁;第三节总结出明朝四川政区管理的四个模式,即军民分立模式:民政管理为主、军政管理为辅;土流结合模式:前期土流并行、后期改土归流;巡视监察模式:政区分道监察、总督巡抚权重;政区制衡模式:省内三司分权、省际犬牙交错。余论则进一步提出明朝管理四川政区的第五个模式:集权协作模式:中央集权统治、地方协作管理。同时,探究明朝政区管理反映的文化实质,引出明朝地方政区研究需要考察的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