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除尘器风速控制系统研究

来源 :中国计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ay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粉尘污染控制领域,普通旋风分离器存在对于细微颗粒去除效率低、智能化程度低的缺点。“旋风—布袋复合除尘器”是一种将“旋风”、“布袋”两种机理结合的除尘装置,整体采用内嵌式结构,解决普通旋风分离器对粉尘粒度分布过宽的含尘气体处理问题,拓宽旋风分离器使用范围。论文针对复合除尘器首先设计自适用风速控制系统,以满足复杂除尘工况下装置对进气风速的要求,其次,模拟不同风速下装置内部流场分布情况,并探究进气风速对粉尘分级处理能力的影响。主要展开如下研究工作:(1)针对装置结构特点结合除尘工况的复杂性,设计风速控制系统,根据装置进出口压差变化对系统进气风速进行合理调节。通过MATLAB软件分别对PID控制、模糊控制、模糊-PID三种算法的风速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对比,确定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以适用复杂工况下模型参数多变的特点。(2)通过GAMBIT完成装置建模和网格划分,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提供的RSM模型对复合除尘装置在不同入口风速下流场变化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复合除尘器内流动情况稳定,局部湍流数目减少,流场变化表现出较好的对称性且径向速度场受进气风速影响较小,说明通过控制进气风速调整装置运行状况是合理可行的。初步考察系统运行时装置的分级除尘能力,对不同入口风速下离散相颗粒轨道进行模拟计算,讨论了进气风速对多种不同粒径颗粒轨迹的影响。(3)以Siemens PLC S7-200为核心,完成系统软、硬件设计。围绕样机搭建实验平台,实验表明:在不同进气风速下,复合除尘器对于多种实验尘样(中位径分别为3、8、17μm)全效率均可达99%;相比于常规旋风分离器,其对1-5μm颗粒粒级捕集效率明显提升;入口风速由12m/s增加到16m/s时,对于5μm小粒径颗粒,旋风分离在复合除尘中所占比重约由41%提高到53%。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系统采用模糊-PID控制器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论文通过算法仿真、流场模拟说明系统设计的稳定性、合理性并通过最终实验证明该风速控制方案可以较好发挥复合除尘器优越的分离性能适应工况变化,论文可为后续工艺改进提供一定借鉴。
其他文献
城市剩余污泥是污水生物处理的副产物,数量极大。城市剩余污泥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是含水率非常高。高含水率直接影响了污泥的运输、处置、以及资源化。课题中采用了化学调理
介绍了以地籍管理成果为基础 ,以房产管理部门的历史档案调查、实地调查资料为辅助的网络化房产办公系统组建的全过程。并对作业详细步骤和系统工作的原理以及系统的功能作以评介。
为研究大直径冻结井简单层井壁注浆堵水技术,针对门克庆矿副立井开始解冻后井筒漏水量较大的问题,结合井简的技术特征、水文地质情况和井壁参数,对井筒壁后、隔水帷幕及井壁微裂
近年来,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净水的重要设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曝气生物滤池,作为一种结合了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成熟水处理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低,
1采用合理的棚型结构塑料大棚的棚型较多,性能各异,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栽培季节、生产水平和经济基础,合理选用棚型,这是确保大棚蔬菜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针对机会网络中缓存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消息替换风险动态感知的缓存管理策略,该策略综合考虑多维网络状态参数,其中包括消息的已生存时间、跳数、副本数及区域概率,以分布式的方式估计给定消息的投递状态,并采用K-均值聚类法动态地评估给定消息的替换风险,进而为不同投递状态的消息合理地预留资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缓存策略与其他缓存策略法相比,能够有效提高消息投递率,并改善网络负载率。
众所周知 ,GPS基线的质量对于整个GPS网精度来说至关重要 ,必须对GPS基线质量给予正确的评定。本文作者结合使用Trimble 4 6 0 0LS接收机就GPS基线质量的评估及优化提出了一些见解 ,对于GPS用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