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东澜沧江地区是重要的多金属找矿前景区,以及其他多种沉积型矿床的潜力区。我国从解放后便开始了对藏东澜沧江地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前人所做的地质工作比较充分的涉及了藏东澜沧江地区岩石特征和沉积矿产特征,积累了较完善的成果资料。但大多数研究区域较小且局部化,没有系统性的总结研究区三叠系地质特征,很多地区还处于空白区;虽然部分地质成果的研究区域涉及藏东澜沧江地区,但并不是主要研究藏东澜沧江地区,而且很多成果对研究区的研究层次仅到相级。希望通过本文对藏东澜沧江三叠纪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初步取得对藏东澜沧江三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规律的基本认识。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古地理分析与沉积相研究,探索沉积矿产的赋存规律。本次论文综合了区域地质调查、岩石岩性特征等资料,借鉴古生物学、盆地分析原理与应用、板块构造理论、沉积环境与相及层序地层学思想方法;在板块构造理论宏观指导下,以板块运动为研究出发点,本文根据多种沉积相标志对三叠系剖面进行沉积相分析与对比,综合分析研究区沉积相特征;最后,探讨沉积矿产与形成时沉积相的关系。借鉴前人使用过的研究方案,从岩石地层学、岩相古地理学、年代地层学3个方面对藏东三叠纪地层进行了多重对比划分,完善了岩石地层格架;参考层序地层学理论,根据沉积学、岩相学、古生物学等相标志,对三叠系地层剖面单剖面沉积相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分析;在沉积相分析对比基础上,结合古构造、古生物、地层厚度等因素,综合分析了藏东弧后盆地岩相古地理特征,并绘制藏东澜沧江早中三叠世岩相古地理图、藏东澜沧江晚三叠世岩相古地理图;结合板块构造理论以及大地构造理论,系统性讨论了藏东澜沧江三叠纪各世之间岩相古地理发展演化特征,并根据各剖面沉积相分析和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探讨了沉积矿产形成的特定赋存规律和相约束条件。板块构造运动及其发展演化直接决定着沉积盆地的类型及性质,而不同的地层分区又产生不同的古地理条件,从而有不同的沉积环境。不同沉积相的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各异,指示着不同的沉积环境。沉积型矿产资源都具有其特定的成矿专属性,在特定沉积环境中才可能富集成矿。通过本次论文研究,基本揭示了藏东澜沧江三叠纪岩相特征、沉积相特征。有助于藏东澜沧江弧后盆地发展演化的研究,同时进一步丰富了藏东澜沧江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也可为研究其它类似地区提供对比及思路。沉积矿产的成因机制、赋存规律及成矿后期保存都受到岩相特征和沉积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通过研究沉积环境对各主要沉积矿产类型的制约规律,对以后开展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工作十分重要。对于沉积矿产沉积相的分析及沉积环境的探讨,能够为以后藏东澜沧江地区沉积矿产资源勘查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寻找沉积型矿产资源提供更多数据支撑和资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