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曲松钠在不同人群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itengnihao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文献报道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人血浆中头孢曲松钠含量的方法,并通过对不同人群血药浓度的测定,分析头孢曲松钠在不同人群中药代动力学规律,以指导临床的合理应用。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及给药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呼吸内科、儿科和消化内科初入院的、首次使用头孢曲松钠的住院患者64例,其中儿童(3~11)、青年(12~29)、中年(30~59)、老年(60以上)各16例,各年龄组男女均8例,分为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两种给药方法给药,每年龄组每种给药方法男女各4人。 2.血浆样品的处理与测定:准确吸取36℃水浴解冻后的血浆100μl,加入2ml塑料离心管中,混匀后加入乙腈500μl,密塞旋涡振荡1min,静置后以10000r·min-1离心5min,取上清液20μl进样,按已确定的色谱条件进行分析。 3.血药浓度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曲松钠的含量。选择合适的固定相,调整流动相的组成、配比、流速以使头孢曲松钠色谱峰分离完全,考察头孢曲松钠色谱峰的分离度、理论板数、对称度等是否符合要求,确定色谱条件。 4.标准曲线的制备:取头孢曲松钠标准品储备液,用正常人空白血浆稀释成一系列浓度,按“血浆样品的处理与测定”项下方法记录头孢曲松钠的峰面积,以头孢曲松钠的浓度为横坐标(X),以头孢曲松钠的峰面积为纵坐标(Y)作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方程。 5.最低检测浓度试验:以信噪比S/N≥3时相应的头孢曲松钠的浓度定为最低检测浓度。 6.方法回收率:准确配制不同浓度头孢曲松钠血浆样品,每种浓度5份样品,按“血浆样品的处理与测定”项下方法记录头孢曲松钠的峰面积。 7.提取回收率:取头孢曲松钠标准品储备液,加水稀释成不同浓度的头孢曲松钠标准溶液;取空白血浆加入不同浓度头孢曲松钠标准品溶液,头孢曲松钠血浆样品,每种浓度5份,按“血浆样品的处理与测定”项下方法记录头孢曲松钠的峰面积。将所得头孢曲松钠峰面积与同浓度标准品溶液直接进样所得峰面积相比。 8.方法精密度:准确配制不同浓度头孢曲松钠血浆样品,每个浓度5份,一天之内不同时间进行测定,并计算样品的日内精密度;另配制上述3个浓度的溶液5份,分别于不同日进行测定,于5天内完成,计算样品的日间精密度。 9.药动学实验设计:于肌内注射、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结束后不同时间,经肘静脉取静脉血置肝素化的试管中,离心分离血浆,置-20℃冰箱保存供测定。按“血浆样品的处理与测定”项下方法记录头孢曲松钠的峰面积,计算血浆药物浓度。 10.药动学参数的获得: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中国药理学会编制的3P97程序经计算机处理。选择最佳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 研究结果: 1.最佳色谱条件:色谱柱:VP-ODSC18色谱柱(大连波利特),250mm×4.6mm,5μm;检测器:SPD-10A紫外检测器(日本岛津);流动相:乙腈-水(含0.02mol/L正辛胺)=33:67;用磷酸调节pH值为6.5;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1;柱温:30℃;进样量为20μl。 2.系统适用性试验: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头孢曲松钠峰形良好,血浆中杂质及内源性物质均不干扰,且灵敏度高,样品中头孢曲松钠的理论塔板数均大于3000,保留时间为6.2min左右,与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于3。 3.标准曲线的绘制:以血浆浓度(μμg·ml-1)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实验数据经线性回归得知头孢曲松钠浓度在50~4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9106X-31509,相关系数r=0.9979(n=8)。 4.最低检测浓度为10.04μg·ml-1。 5.回收率试验结果:高、中、低三种浓度样品的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4.22%、98.71%、95.11%;平均提取回收率为95.39%,99.09%,95.66%。 6.精密度试验:高、中、低三种浓度样品的日内精密度分别为3.39%、0.66%、3.33%,日间精密度分别为5.47%、1.28%、4.56%。 7.主要药动学参数:不同年龄的患者肌内注射、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后,其代谢符合一室模型。儿童组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Cmax分别为:(90.5±9.6)和(208.6±16.3)μg·ml-1,AUC0-12分别为(1.63±0.23)和(1.5±0.26)mg·ml-1-h;青年组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Cmax分别为:(137.2±11.6)和(264.5±15.3)μg·ml-1,AUC0-12分别为(2.14±0.24)和(1.68±0.28)mg·ml-1-h;中年组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Cmax分别为:(138.9±6.7)和(288.1±14.8)μg·ml-1,AUC0-12分别为(1.79±0.16)和(1.98±0.31)mg·ml-1·h;老年组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Cmax分别为:(126.1±7.6)和(339.4±15.4)μg·ml-1,AUC0-12分别为(2.23±0.29)和(2.77±0.34)mg·ml-1·h。各组静脉滴注完毕(0h)的血浆头孢曲松钠浓度(即Cmax)相比,儿童组与其他各年龄组相比具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肌肉注射2h的血浆头孢曲松钠浓度,儿童组明显低于各年龄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组静脉滴注完毕后6小时的血浆头孢曲松钠浓度(即C6)相比,儿童组与老年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青年组与中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前者两组与后者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研究结论: 1.HPLC法可快速、准确测定人血浆中头孢曲松钠的含量,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为血药浓度监测及药代学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2.不同年龄的患者肌内注射、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后,其代谢符合一室模型。各年龄组血浆中头孢曲松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儿童组吸收较快,达峰时间短,而老年组吸收较慢,达峰时间长;两组与其他两组相比消除较慢,为临床上应用头孢曲松钠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原发性扭转痉挛是一组由于躯干、肢体、颈部或颜面肌肉协调功能失调而出现各种姿势的异常或肢体的扭转,已有14种类型的扭转痉挛被定位。常染色体显性早发性扭转痉挛定位于9q34
该课题以阿克拉霉素A(Aclacinomycin A,"ACM-A")为模型药物,以卵磷脂为载体材料,制备阿克拉霉素A固体脂质纳米粒(ACM-SLN),以期达到提高ACM-A抗肝癌效果,降低其毒副作用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