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失眠针刺疗效三个关键问题的文献分析与数据挖掘研究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qingku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失眠的发病率呈逐步增高趋势,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已在临床广泛应用,那么对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三个关键问题(即针刺是否确实有效、基于中医辨证的高频腧穴有哪些、针刺补泻是否能影响治疗疗效)进行研究就有其必要性,从而能系统解决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临床疗效上的相关问题。
  目的:
  ①评价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②对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原发性失眠的穴位频次进行统计,研究穴位的使用情况;③评估针刺补泻手法对不同证型原发性失眠临床疗效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及科研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①将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近22年(1996-2017年)间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②检索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近10年(2008-2017年)间的文献,将文献中针刺腧穴处方按失眠的六类证型进行分类归纳,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六类证型的选穴规律以及频次高低进行统计。③将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近10年(2008-2017年)间的文献中,针刺补泻情况分六类证型进行归纳整理,采用数据挖掘及SPSS统计方法,分析针刺补泻情况对原发性失眠临床疗效是否产生影响。
  结果:
  该研究分为三个部分:①在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中,对纳入的19篇文献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针刺组vs西药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有效。针刺组vs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嗜睡、头昏头痛、口干口苦、乏力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总体分析结果都显示,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证明针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
  ②在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腧穴使用频次的数据挖掘研究中,这六类证型的腧穴使用频次如下:肝郁化火证总穴共46个,总频次为366次,其中,出现频次在1-10次的腧穴有34个,11-20次的腧穴有6个,>20次的有6个。出现频次大于平均次数(8)的腧穴有14个。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神门(38),其次为安眠(33),行间(33),太冲(29),百会(28)。痰热内扰证总穴共22个,总频次为63次,其中,出现频次在1-10次的腧穴有22个,11-20次的腧穴有0个,>20次的有0个。出现频次大于平均次数(3)的腧穴有10个。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神门(8),其次为安眠(6),丰隆(6),内关(6),内庭(5)。心胆气虚证总穴共17个,总频次为62次,其中,出现频次在1-10次的腧穴有17个,11-20次的腧穴有0个,>20次的有0个。出现频次大于平均次数(4)的腧穴有7个。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百会(8),其次为胆俞(8),心俞(8),神门(7),安眠(6)。心脾两虚证总穴共41个,总频次为535次,其中,出现频次在1-10次的腧穴有29个,11-20次的腧穴有1个,>20次的有11个。出现频次大于平均次数(13)的腧穴有12个。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神门(66),其次为三阴交(60),心俞(47),脾俞(45),安眠(41)。心肾不交证总穴共62个,总频次为393次,其中,出现频次在1-10次的腧穴有51个,11-20次的腧穴有4个,>20次的有7个。出现频次大于平均次数(6)的腧穴有15个。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神门(52),其次为太溪(35),百会(33),安眠(31),内关(27)。阴虚火旺证总穴共37个,总频次为96次,其中,出现频次在1-10次的腧穴有37个,11-20次的腧穴有0个,>20次的有0个。出现频次大于平均次数(3)的腧穴有13个。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太溪(9),其次为神门(8),三阴交(7),百会(5),内关(5)。六类证型总穴共94个,总频次为1507次,其中,出现频次在1-10次的腧穴有72个,11-20次的腧穴有5个,>20次的有17个。出现频次大于平均次数(16)的腧穴有19个。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神门(178),其次为安眠(121),百会(118),内关(98),三阴交(96)。
  ③在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刺补泻对原发性失眠临床疗效差异性的研究中,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心胆气虚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这五类证型中三类补泻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总体分析中明确补泻类与明确不补泻类,明确不补泻类与补泻不明确类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心肾不交证及总体分析中明确补泻类与补泻不明确类结果有统计学差异,且前者临床疗效优于后者。
  结论:
  ①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疗效值得肯定,具有安全,副作用低等特点;②在原发性失眠辨病选穴时,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有:神门、内关、百会、安眠、三阴交;辩证选穴时肝郁化火证使用频次最高的是神门、安眠、行间、太冲、百会;痰热内扰证为神门、安眠、丰隆、内关、内庭;心胆气虚证是百会、胆俞、心俞、神门、安眠;心脾两虚证是神门、三阴交、心俞、脾俞、安眠;心肾不交证是神门、太溪、百会、安眠、内关;阴虚火旺证是太溪、神门、三阴交、百会、内关。六类证型及总体性分析中,大部分腧穴属于特定穴,且在特定穴中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五输穴、十五络穴、背俞穴、腹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郄穴、下合穴。原发性失眠不同证型的用穴范围是不一样的,同名穴位在不同证型中的使用频次也是不一样的。③是否采用提插捻转补泻手法对不同证型单纯性失眠的疗效影响可能有限。另外,临床工作针刺补泻标准不统一,需针灸教材进一步标准化,且文献报道的不规范,需要进一步规范性表述。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盐除了作为人类生存的必不可少营养素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一种工业原料。目前,国际及国内化学工业用盐正呈现以高纯度盐替代的发展趋势,高纯度真空盐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元明粉一般称为硫酸钠,也简称芒硝,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生产元明粉主要的原料是芒硝矿,但矿藏形成过程中具有盐硝伴生的特性,使得芒硝资源中夹杂着部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含量高低不一,最高甚至超过芒硝的10%,严重影
学位
该论文利用脉冲电晕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结合共同作用,通过两步法成功的由CO高效地制备了C烃,为二氧化碳活化与转化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探索脉冲电晕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共同作用CO/H甲烷化和由CH/H合成C烃反应的可行性;(2)研制等离子体催化CO转化的反应器和适配的催化剂;(3)优化等离子体催化CO转化制C烃反应的工艺条件和电参数;(4)利用原子发射光谱原位技术对等离子体
学位
随着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采用环境友好的新型技术提取天然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该论文就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用于天然植物莲子心和迷迭香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分别进行了探讨.论文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从莲子心中提取有效部位生物碱(莲心碱、甲基莲心碱、异莲心碱).该生物碱具有舒心降压之功效,故拟开发成中药新药.该文在实验室前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超临界纯CO萃取技术对莲子心进行了
学位
该文研究了三七叶甙中的特有有效成分人参皂甙Rb3的分离纯化工艺,以期得到含量满足不同新药要求的产品,为新药开发奠定物质基础.以三七叶甙粗提物为原料,在反相半制备液相色谱实验的基础上,直接应用反相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单体皂甙Rb,分别考察了上样量、流动相甲醇—水的组成及流动相流速对分离过程的影响,最终确定了适宜的制备色谱条件,得到Rb3含量为65%~70%的样品,得率能达到20%左右,达到中药二类原
本科题研究了混合溶剂、混合电解质NHCl-MgCl-NH-CHOH-HO体系相平衡状态.在三元体系NHCl-CHOH-HO中,主要是讨论了温度对氯化铵溶解度的影响;在四元体系NHCl-MgCl-CHOH-HO中,讨论了氯化镁的量对氯化铵溶解度的影响、水醇比对氯化铵溶解度的影响、以及温度对氯化铵溶解度的影响;在五元体系NHCl-MgCl-NH-CHOH-HO中,讨论了不同水醇比对氯化铵溶解度的影响、
学位
该论文评述了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展历史,长余辉发光机理和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几种制备方法.介绍了微乳液的一般特性,以及微乳液法制备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机理,并首次选用微乳液法制备长余辉发光材料SrAlO:Eu,Dy.该实验采用微乳液作为微型反应器,以CTAB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为油相,混合金属离子硝酸盐溶液和铵盐水溶液分别作为水相,制成两种W/O型微乳液.这两种微乳液混合反应后的沉淀物
为探讨湖南土壤对SO、NO的吸附和解吸特征及其这种吸附和解吸对土壤酸化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连续浸泡试验使用不同浓度(NH)SO 、NHNO溶液和不同pH值溶液对三种供试土壤进行处理.三种土壤表层土的盐基离子最易淋失.黄棕壤盐基离子淋失率最大,红壤、黄红壤盐基离子淋失率相近.三种土壤溶液R值都比较低,溶液中铝对植物体可能的影响较小.
学位
目的:采用低、中、高剂量混合砷(As3+和As5+)、5-杂氮-2′-脱氧胞苷(5-Aza-DC)、莱菔硫烷(SFP)处理家兔,研究砷和处理因素对Keap1-Nrf2-ARE通路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及其与砷代谢改变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家兔90只,雌雄对半,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砷组(0.075mg·kg-1·w-1)、低剂量砷+5-Aza-DC组、低剂量砷+SFP组;中剂量砷组(0.15
学位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的疗效,得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证据和不足,为临床医生、患者和未来的临床试验提供有益的参考。  方法:计算机检索有关中医药治疗PCS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英文数据库(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Pubmed、Embase)。起止时间均从
目的:  通过对穴位埋线法及饮食指导结合有氧运动的治疗方式进行对比,观察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及腹腔内脏脂肪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方法:  共纳入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健康饮食运动组,每组30例。穴位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的治疗方式每隔7天治疗1次,4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健康饮食运动组,入组前进行健康饮食宣教后每周集中组织有氧运动(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