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初步分析,探讨治疗过程中各种与之相关的因素,并强化临床医生对胫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及Ilizarov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提高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治愈率。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唐山市第二医院2006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65例因不同原因所致的胫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患者的临床病历与影像资料,首先以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诊断标准为依据,按照使用Ilizarov骨段滑移技术后对合端的愈合情况将所采集之病例分为两组,即:愈合组(对照组)及不愈合组(观察组),其中愈合组31例,不愈合组34例。其次通过卡方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吸烟、嗜酒、胫骨骨折部位、组织缺损、伤口感染、腓骨骨折、神经损伤、静脉血栓、截骨方式、软组织卡压指标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指标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得出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初步原因分析结果,随后对所有阳性结果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整理其中可能出现的混杂因素,然后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与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有统计学相关的主要变量进行分析,最后确定与论题相关的直接因素及其OR值。另外,通过对不愈合病人行对合端植骨治疗的同时,取相应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以期获得对合端愈合情况在组织学方面的客观依据。结果通过对年龄进行T检验;对其余11项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后发现性别(P=0.643)、胫骨骨折部位(上1/3,P=0.716;中1/3,P=0.571;下1/3,P=0.796)、截骨方式(P=0.174)、静脉血栓(P=0.786)共计4种因素对于本论题而言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将剩余8项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通过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检验得出,年龄、吸烟、腓骨骨折、软组织缺损、伤口感染、软组织卡压(P<0.05)共计6种因素为Ilizarov技术治疗后胫骨对合端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剔除混杂因素的干扰后选取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分析,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得出c2=19.734,P=0.04,所得结果的拟合优度良好。因而最终确定上述6种因素为导致Ilizarov技术治疗后胫骨对合端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这其中又以软组织卡压(OR=6.347,95%CI:0.680~10.237)、伤口感染(OR=5.233,95%CI:1.491~8.732)及软组织缺损(OR=5.308,95%CI:1.629~7.335)对胫骨对合端愈合影响较大。结论1对合端愈合过程中,周围出现的炎症反应、软组织的损伤修复或赘生物可能将对合端覆盖或包裹,进而延缓或抑制了对合端的愈合作用。2与Ilizarov技术胫骨骨搬移后对合端愈合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全身因素里的年龄、吸烟因素,及局部因素里的腓骨骨折、软组织卡压、伤口感染、软组织缺损四个因素。3 Ilizarov骨段搬移技术作为治疗胫骨因缺损所致的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首选。4取髂骨植骨术是治疗胫骨搬移后对合端长期不愈合的一种常规而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