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环境中射频识别系统的电磁性能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2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它是以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方式来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的,这种独有的特性使其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阅读器和电子标签是RFID系统中的两个最基本的组件,二者之间通过天线进行信息的传递,从而实现了RFID系统的自动识别,这种无需物理接触就可完成信息传递的方式使RFID系统不仅可以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中,还可以实现对多个物体的识别。RFID系统中天线的性能对RFID系统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RFID系统要求标签天线具有比较简单的结构、尺寸小、易于集成、生产成本较低等特点,而微带天线符合这一需求,特别是在小尺寸方面,微带天线具有很大的优势。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可供RFID系统使用的工作频段有很多,本文以2.45GHz工作频段为例,对矩形微带贴片天线进行仿真分析。首先介绍了微带天线的基本结构和辐射原理,然后重点分析了馈电位置、介质基板的材料和厚度对微带天线性能的影响。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际的RFID系统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由于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要求RFID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而工作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影响RFID系统中天线的性能,天线性能的改变会直接影响RFID系统的传输距离,所以探讨特定环境对RFID系统中标签天线性能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工作在两种特定环境中的RFID系统为前提,对工作频率为2.45GHz的微带贴片天线进行讨论。两种特定的环境分别是:1、标签天线发生柱面弯曲。由于标签天线通常放置于被识别物体表面上,所以可能会发生弯曲。2、工作在矿井巷道中的RFID系统。矿井内环境相对复杂,受巷道截面尺寸,巷道壁的电参数等影响使得传输损耗增加,这就减小了RFID系统的传输距离。运用MATLAB和HFSS仿真软件对微带贴片天线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标签天线的性能与RFID系统传输距离的关系。
其他文献
氮矿化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生态系统功能,还可以了解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本质。本研究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基于河南省宝天曼暖温带锐齿栎林土壤置换和凋落物输入控制实验样地,采用树脂芯原位培养法,测定分析土壤氮素矿化季节动态以及影响氮矿化过程的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试图解答:(1)地表与根系凋落物对土壤氮矿化有怎样的影响,以及二者有无交互作用?(2)锐齿栎林土壤氮矿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森林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变化对全球碳循环产生深远的影响。抚育管理是提高林分质量的重要措施,研究不同抚育强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具有一
互联网时代,增强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的针对性、实效性,是当前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想引领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大思政格局下发挥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生力军作用的重要体
人脸识别作为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一种较友好的身份识别技术,引起了学者广泛的研究兴趣。人脸识别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图像特征的提取,而子空间分析已经成为众多特征提取
对高空高速运动目标的紫外探测就是对其羽烟辐射的200nm~280nm“日盲区”紫外光进行成像探测,由于大气对紫外光的吸收和散射等作用,到达探测器的紫外信号极其微弱,因此如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