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对化疗后低白细胞大鼠模型外周血象影响的机理研究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rost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以低白细胞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穴位敷贴对低白细胞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脏器重量系数的影响,探讨穴位敷贴对化疗后低白细胞大鼠的外周血象影响的意义及其改善化疗毒副反应的可能机制。   方法:选择成年wistar大鼠30只,随机空白组(C组)10只作为对照。根据白细胞计数的检测,将低白细胞大鼠模型20只随机分为2组:西药对照组(A组)10只,穴位敷贴(B组)10只。穴贴组取穴:大椎穴、膈俞穴(双)、脾俞穴(双)、肾俞穴(双)。每日施治一次,连续治疗11天;西药对照组用鲨肝醇加蒸馏水配成浓度为0.8 g/L的溶液,按4.5 ml/kg量灌胃,每天1次,连续治疗11天;空白组(C组)用生理盐水灌胃,用量4.5 ml/kg,每天1次,连续11天。以上各组实验动物均在造模后第1、3、5、7、9、11天采大鼠尾静脉检测白细胞计数;于造模结束后第11天,处死大鼠,解剖取脾脏,精确称取脾脏湿重计算脏器系数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①西药组(A组)大鼠白细胞计数与空白组(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西药组大鼠的脾脏重量系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经治疗后,穴位敷贴组(B组)大鼠与西药组(A组)比较白细胞计数升高幅度显著(P<0.05);穴位敷贴组大鼠的脾脏重量系数与西药组比较增加显著(P<0.05);③穴位敷贴组(B组)大鼠的白细胞计数与空白(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穴位敷贴组大鼠的脾脏重量系数与空白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低白细胞模型大鼠因化疗后各种副作用导致血清白细胞计数底下,全身免疫力地下,胃肠反应,全身反应等变化。经穴位敷贴治疗后的大鼠血清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使其和空白对照组大鼠的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其脾脏重量系数亦有所增加,显示可以通过穴位敷贴来使化疗后低白细胞大鼠模型外周血象中血清白细胞计数明显上升,进一步增强低白细胞大鼠的免疫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糖尿病及其病史的相关性,并依据所得结论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个性化防治提
目的:观察温阳消饮方(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及去桂消饮方(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去桂枝)对胸腔积液模型大鼠纤维蛋白原、白介素-8含量的影响,探讨温阳消饮法对胸腔积液模型大鼠纤维蛋白原、白介素-8含量的影响及温阳消饮法治疗胸腔积液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成年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温阳消饮组(W)、去桂消饮组(Q)、模型组(M)、空白组(K)。对空白组以外的3组大鼠以1%
目的:本课题研究药对丹参-红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中BDNF、GDNF因子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该药对对此模型大鼠脑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改良Zea-Longa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R)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颈总、颈外和颈内动脉,不插线。各组大鼠均于阻塞1.5h,再灌注3h后给药。实验设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丹参组,红花组,丹参红花高、中、低
  目的:通过运用涤痰逐瘀法治疗糖调节受损痰瘀互结证的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索中药防治糖尿病前期的有效方法。   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 2012年3月在河南省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