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以低白细胞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穴位敷贴对低白细胞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脏器重量系数的影响,探讨穴位敷贴对化疗后低白细胞大鼠的外周血象影响的意义及其改善化疗毒副反应的可能机制。
方法:选择成年wistar大鼠30只,随机空白组(C组)10只作为对照。根据白细胞计数的检测,将低白细胞大鼠模型20只随机分为2组:西药对照组(A组)10只,穴位敷贴(B组)10只。穴贴组取穴:大椎穴、膈俞穴(双)、脾俞穴(双)、肾俞穴(双)。每日施治一次,连续治疗11天;西药对照组用鲨肝醇加蒸馏水配成浓度为0.8 g/L的溶液,按4.5 ml/kg量灌胃,每天1次,连续治疗11天;空白组(C组)用生理盐水灌胃,用量4.5 ml/kg,每天1次,连续11天。以上各组实验动物均在造模后第1、3、5、7、9、11天采大鼠尾静脉检测白细胞计数;于造模结束后第11天,处死大鼠,解剖取脾脏,精确称取脾脏湿重计算脏器系数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①西药组(A组)大鼠白细胞计数与空白组(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西药组大鼠的脾脏重量系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经治疗后,穴位敷贴组(B组)大鼠与西药组(A组)比较白细胞计数升高幅度显著(P<0.05);穴位敷贴组大鼠的脾脏重量系数与西药组比较增加显著(P<0.05);③穴位敷贴组(B组)大鼠的白细胞计数与空白(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穴位敷贴组大鼠的脾脏重量系数与空白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低白细胞模型大鼠因化疗后各种副作用导致血清白细胞计数底下,全身免疫力地下,胃肠反应,全身反应等变化。经穴位敷贴治疗后的大鼠血清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使其和空白对照组大鼠的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其脾脏重量系数亦有所增加,显示可以通过穴位敷贴来使化疗后低白细胞大鼠模型外周血象中血清白细胞计数明显上升,进一步增强低白细胞大鼠的免疫能力,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