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生寄养子女生命早期依恋特点及其成长后自尊、孤独感、防御方式的关系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考察超生寄养子女生命早期的依恋特点;(2)考察超生寄养子女成长后的自尊、孤独感、防御方式的特点。(3)探讨个体早期依恋特点及其成长后的自尊、孤独感、防御方式的关系。  方法:  研究组样本来源于贵州织金的超生子女,对照组样本来自相同区域性别、年龄匹配的人群,通过上门访问、邮寄等方式发放量表。采用成人依恋问卷(AdultAttachmentQuestionnaire,AAQ3.1)、关系问卷(RelationalQuestionnaire,RQ)、自尊量表(self-esteemscale,SES)、状态与特质性孤独量表(StateversusTraitLonelinessScale,STLS)、防御机制问卷(DefenseStyleQuestionnaire,DSQ)、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gmaMinnenavBardndsnauppforstran,EMBU)依次测量个体的早期依恋经历、内部工作模型、自尊、孤独感和防御方式。其中,AAQ3.1所测量的是个体对早年依恋经历的回忆和再现;RQ测量内部工作模型;SES、STLS测量个体的自尊水平和孤独感;DSQ测量个体所使用的防御方式;EMBU测量父母教养方式。  结果:  (1)研究组早期依恋特点:研究组在母爱缺失、父爱缺失、对母亲愤怒、对父亲愤怒因子上得分高于对照组,母亲角色倒置及对父亲理想化因子上得分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显示研究组与同胞组在母爱缺失、对母亲愤怒、对父亲愤怒项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独生组在对母亲愤怒、对父亲愤怒项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非独生组在母爱缺失、父爱缺失、母亲角色倒置、对母亲愤怒、对父亲愤怒、对父亲理想化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成长后的自尊、孤独感、防御方式的特点:a、自尊:研究组自尊得分稍高于对照组,但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孤独感:研究组状态孤独和特质孤独得分高于其他组,研究组与同胞组、独生组、非独生组之间状态孤独及特质孤独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防御方式: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不成熟、成熟、中间性防御机制因子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个体生命早期依恋特点及其成长后的自尊、孤独感、防御方式的关系:AAQ3.1有6个因子与自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192—0.297之间;AAQ3.1有8个因子与状态孤独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156—0.261之间;AAQ3.1有5个因子与特质孤独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148—0.173之间;自尊与状态孤独显著相关r=0.234,自尊与特质孤独显著相关r=0.190。  AAQ3.1的12个因子与防御机制的25个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越40%存在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156—0.444之间,主要集中在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及中间型防御因子上。  结论:  本研究显示,超生寄养子女相对于非超生寄养子女回忆和再现了更多的早期不良依恋,表现在母爱缺失、父爱缺失、对母亲的愤怒、对父亲的愤怒、对父亲理想化上。超生寄养子女成长后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早期依恋与自尊、孤独感及防御方式相关。
其他文献
《红楼梦》第十三、十四两回,重点描述了“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故事。贾珍的儿媳秦可卿英年早逝,贾珍因此旧疾复发,委托王熙凤操办丧事。王熙凤从未办理过丧事,但她面对乱成
对载体催化原理的气体传感器,通过采用不同气室结构和通入不同流量的标准气体,分析传感器响应曲线,指出气室结构及流量对传感器响应的影响,从而对传感器气室结构及通气方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