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硕士论文以阿曼、沙轻、吉拉索、埃斯西德尔四种原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三聚硫氰酸及其钠盐、不同固体吸附剂和不同酸在原油复杂体系中捕集或脱除重金属的能力,探寻经济、有效的方法解决原油加工过程中危害较大的金属镍、钒污染问题。首先,论文对阿曼原油中镍的形态进行了初步的分离检测,由ICP及紫外可见光谱判定,阿曼原油中金属含量为镍高钒低,金属镍、钒卟啉的极性与洗脱液环己烷/二氯甲烷(1:1)的极性最为接近,并推测阿曼原油镍卟啉中以初卟啉(ETIO)为主。其次,三聚硫氰酸和三聚硫氰酸钠一般对破乳剂HP-5286在不同原油中破乳脱水有协同效应,且可与原油中重金属镍、钒有效反应。在实验范围内,最佳实验条件如下:阿曼油在电场条件下,添加67.5 mg/L三聚硫氰酸钠静置24 h后乳化脱水,油样镍、钒相对浸出率分别为53%、59%;沙特阿拉伯轻质油在无电场条件下,添加62.5 mg/L三聚硫氰酸钠静置24 h后乳化脱水,油样镍、钒相对浸出率分别为48%、57%;吉拉索油在无电场条件下,添加21 mg/L三聚硫氰酸钠乳化脱水,油样镍、钒相对浸出率分别为77%、72%;埃斯西德尔油在无电场条件下,添加10.5 mg/L、23.25 mg/L三聚硫氰酸钠乳化脱水,分别达到油样的最低镍、钒相对浸出率76%、58%。同时,本研究还对三聚硫氰酸钠与原油中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三聚硫氰酸钠能与原油中稳定性相对较低的镍、钒有机化合物反应,作为配体取代金属镍、钒有机化合物中给电子能力弱的配体,反应产生的金属螯合物提高了镍、钒有机化合物完全分解的温度水平。油样经相同灰化条件后,以稀硝酸溶解灰样时,与螯合剂反应油样的灰样中镍、钒浸出速度较原油灰样慢。最后,针对以往研究提出的脱金属设计思路,分别对有机酸、吸附剂和固体酸进行了脱金属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设定的实验条件下均无脱除能力或者达不到稳定的脱除效果,对于本论文的四种原油对象,均不适合作为工业用金属捕集脱除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