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胺对烟雾吸入性肺损伤的保护效应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nik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大面积烧伤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对微生物的易感性明显增加,呼吸道成为全身感染的重要途径,尤其针对于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吸入性损伤是热力和(或)烟雾所致的呼吸道及肺实质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多发生于大面积烧伤,尤其是伴有头面部烧伤的患者。吸入性损伤是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以往的资料显示,吸入性损伤患者病死率一般在50%-60%,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死亡率可高达90%。重度吸入性损伤可引起严重的急性肺损伤进而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尽管采用了新的通气技术和其他治疗措施,ARDS的死亡率仍高达40%-60%。因此,如何防止吸入性损伤患者的肺损伤的发生和发展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对于降低烧伤患者的死亡率尤为关键。吸入性肺损伤导致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是一种失控的炎症反应,以肺血管内皮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广泛损伤为特征,同时伴有肺出血、水肿和过度的炎症细胞浸润等特点。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对损伤或应激状态下机体具有保护作用,对急性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因氧化应激、炎症和缺血再灌注对肺的损伤,诱导或增强机体HSP的表达可能成为临床预防和治疗ALI/ARDS的新策略。谷氨酰胺(Glutamine,GLN)是人体的条件必需氨基酸,也是人体内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在脓毒症和创伤等应激状态时,肠粘膜细胞以及快速增殖细胞(如免疫细胞),对谷氨酰胺的需求大大增加,而肺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谷氨酰胺。此后低浓度的谷氨酰胺,有可能导致肺的免疫功能失调和ARDS的发生。补充谷氨酰胺可以提高生存率、增强免疫功能、减少细菌感染、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和防止肠道粘膜萎缩。最近研究显示用盲肠结扎手段造小鼠脓毒症模型后给予谷氨酰胺治疗,可明显降低TNF-α和IL-6的表达。研究显示静脉注射谷氨酰胺可使脓毒症大鼠的肺组织高度表达HSP70,起到抗内毒素休克的作用,降低了动物的死亡率。因此,谷氨酰胺可通过增强HSP70的表达多种类型的细胞损伤起到保护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同时给予谷氨酰胺来研究谷氨酰胺对大鼠烟雾吸入性肺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其机制。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的建立目的:烟雾吸入性损伤是严重烧伤患者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在过去几年里烟雾吸入性损伤的治疗进展有限,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需要建立一种稳定、实用的烟雾吸入性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烟雾致伤时间分别是9min、12min、15min,随后观察7d生存率情况。每12h观察1次,并详细记录大鼠的死亡时间。将54只SD大鼠随机为2组:正常组(暴露在空气中,6只),对照组(烟雾致伤9min,48只),对照组设8个时间点,分别为伤后2h、4h、6h、24h、48h、96h、7d、及28d,每个时间点6只。测定血气分析、炎症因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浓度及肺W/D比值。致伤后24h、96h、7d和28d后肺组织病理改变。致伤后7d及28d Masson染色。结果:建立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吸入浓烟造成缺氧和CO中毒。在我们的动物模型中发现肺组织明显的炎症反应,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强及中性粒细胞积聚。致伤24h后,HE染色显示:可见明显的肺水肿、弥漫性出血、肺泡间隔增宽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随着时间的延长,肺组织出现肺泡破裂,肺泡隔增厚,进一步损伤到肺实质。特别是致伤28d后肺组织胶原沉积,肺纤维化形成。结论:大鼠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是一种稳定、实用、重复性好的动物模型,可用于急性和慢性肺损伤的实验。第二部分谷氨酰胺对烟雾吸入性肺损伤的保护效应研究目的:烟雾吸入性损伤是与烧伤患者死亡率相关的一个重要原因。谷氨酰胺在危重患者和损伤中被认为是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然而谷氨酰胺是否会对烟雾吸入性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仍然未知,本实验目的是探讨谷氨酰胺在烟雾吸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效应。方法:54只大鼠随机分为以下3组(每组18只):(1)正常组(吸入空气);(2)对照组(烟雾吸入性损伤+生理盐水);(3)实验组(烟雾吸入性损伤+谷氨酰胺)。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大鼠烟雾吸入造成吸入性肺损伤,实验组伤后30min经尾静脉注射谷氨酰胺溶液(750mg/kg),而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在伤后24h,3组各取6只大鼠,均过量麻醉(腹腔注射100mg/kg体重的戊巴比妥钠)后断头处死,取肺组织用于组织学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NF-α、IL-1β和IL-8的检测。每组剩余的12只大鼠用做生存率实验,观察周期为伤后4d,每12h观察1次,并详细记录大鼠的死亡时间。结果:实验组大鼠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烟雾吸入性损伤后大鼠肺组织MDA含量上升,而实验组肺组织MDA含量明显下降(P<0.01);烟雾吸入性损伤后大鼠肺组织SOD活力下降,而实验组肺组织SOD活力明显上升(P<0.01);同时,烟雾吸入性损伤后大鼠肺组织内TNF-α、IL-1β和IL-8含量分别上升,而实验组明显下降(P<0.01);病理结果显示:谷氨酰胺减轻了烟雾吸入引起的肺水肿,弥漫性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谷氨酰胺可以明显减轻烟雾吸入导致的急性肺损伤,改善烟雾吸入性损伤的症状,改善肺的氧合功能,提高了大鼠的生存率,减轻了病理改变,防止肺水肿的发生,同时减轻了肺脏的氧化应激损伤和肺的急性炎症反应。证实了谷氨酰胺对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效应。第三部分谷氨酰胺对烟雾吸入性肺损伤保护效应的机制研究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烟雾吸入性肺损伤保护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54只大鼠随机分为以下3组(每组18只):(1)正常组(空气吸入,S组);(2)对照组(烟雾吸入性损伤+生理盐水,C组),(3)实验组(烟雾吸入性损伤+谷氨酰胺,G组)。烟雾吸入性损伤后30min经尾静脉给予谷氨酰胺(750mg/kg),远期观察每日给药。时间点设3个时相点12h、24h和28d。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及IL-8水平,动脉血气分析,肺W/D比值,肺组织HE和Masson染色,行肺组织HSP70、HO-1免疫组化检查,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P-HSF-1、HSP70、HO-1、IκB-β及P-NF-κB p65的表达,行肺组织TUNEL染色及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结果:动脉血气分析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的Pa02与正常组相比显著降低,而实验组的Pa02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 PaCO2和pH值的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病理学评分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能够显著降低肺W/D比值和BLAF内蛋白浓度(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肺组织TUNEL阳性细胞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BALF内IL-8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肺组织P-HSF-1、 HSP70、HO-1、IκB-β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而实验组肺组织P-NF-κB p65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Masson染色和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显示,实验组肺组织胶原沉积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谷氨酰胺可以明显减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减轻肺水肿,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肺功能,减轻肺部病理改变,远期可抑制肺纤维化。谷氨酰胺可以减轻烟雾吸入所致的急性肺损伤,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提高热休克蛋白表达相关。
其他文献
河北省迁安市荣福宫大厦工程离黄台湖不足300 m,持力层及以下存在着60 m深的卵石层,渗透系数300 m/d的高渗透地质。开工时正值丰水期,按常规的方法施工显然不能满足工期及施
笔者自2002~2008年采用真武汤加味辨治带下病22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26例中,年龄15~55岁,以25~46岁者居多;病程28d~15a;其中脾虚型77例,湿热型75例,
本文通过构建沟通人才供求的云平台,旨在依托网络建立一种沟通高校(但不局限于高校)人才供给侧与社会人才需求侧的新型人才供求模式,进而达到推动人才供给侧改革,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目的]1.测定8种植物抗菌活性成分(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隐丹参酮、松萝酸、香紫苏醇、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单独使用(单用)和与常用抗菌剂联合使用(联用)对临床常见M
在管仲眼里,高明的政府就是通过引导价格来管理人民和诸侯,从而达到富国强民,不战而胜称霸诸侯。管仲治国的几十年就是价格战的几十年。
结合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实践,分析了现阶段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模式以及合作申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将阻碍产学研合作的健康开展。提出了只有在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努
中国的高速发展,使具有新型的城乡结合性质的学校已经越来越多。如何促进城乡学生共同进步,形成学校自有的办学特色和良性发展,这就对学校以及教师在课程设置上、教育内容上
目的从恶性肿瘤探讨EB病毒感染的中医脏腑归属。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住院患者恶性肿瘤中EB病毒感染情况及伴EB病毒感染的鼻咽癌患者转移癌情况,分析EB病毒感染的脏腑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