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8年南昌市城区空气污染对小学生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_YA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南昌市两区空气污染现状及特征,探索其对小学生肺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降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负担采取重点防控策略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于2015-2018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每年从南昌市青云谱区和青山湖区各抽取1个学校的3-5年级各2个班级共2954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采集研究对象的年龄、身高和体重。同时,每年整群抽取其中2个班级的学生,共753名学生,进行肺功能检测,检测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排出75%肺活量后用力呼气量(V75)、排出25%肺活量后用力呼气量(V25)指标。在距离监测学校2km范围内的空气质量国控监测站收集2015-2018年全年6种常规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CO、O3-8h、PM2.5日均浓度。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学生居住生活环境以及空气污染程度对小学生肺功能影响。结果:(1)青山湖区PM2.5日均浓度有181天超标,超标率12.5%;青云谱区PM2.5日均浓度有180天超标,超标率12.4%;2015、2016和2018年青云谱区PM10的年均浓度(83.16±52.33、86.50±60.93、69.09±41.76)μg/m~3高于青山湖区。2015年青云谱区PM2.5的年均浓度高于青山湖区,2015-2018年青云谱区CO、NO2的年均浓度高于青山湖区,2015-2016年青云谱区O3-8h的年均浓度低于青山湖区(P<0.05)。(2)青山湖区学生居住生活情况有环境污染、有臭水沟、使用排油烟机、基本没有被动吸烟情况、使用驱蚊剂高于青云谱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云谱区学生居住生活情况有垃圾站、且噪声高于青山湖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青山湖区学生的肺功能指标FVC(1.96±0.38)L、FEV1(1.86±0.34)L、PEF(2.20±0.74)L/s、V75(3.09±0.62)L/s均低于青云谱区(P<0.001);青云谱区学生的V25(1.91±0.49)L/s低于青山湖区(P<0.001)。重污染天气后两区男、女肺功能指标的FEV1(1.86±0.41、1.81±0.41)L、PEF(2.03±0.46、1.97±0.49)L/s、V75(3.13±0.72、2.80±0.71)L/s、V25(1.85±0.46、1.77±0.51)L/s均低于污染发生前。重污染前后肺功能指标差值女生比男生的大。(4)按性别分层,控制年龄、身高、体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M2.5和PM10日均浓度对男、女生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有影响,NO2日均浓度对女生肺功能指标FEV1、PEF、V25有影响,O3-8h日均浓度对女生肺功能指标PEF、V75有影响。NO2日均浓度对男生V75有影响,O3-8h对男生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V75、V25有影响。(5)不同地区的女生肺功能(V75)和男生肺功能(FEV1、PEF、V25)有差异(P均<0.05);化学品的使用是男生肺功能(FEV1、PEF)和女生(FVC、FEV1)的影响因素(P均<0.05);被动吸烟、空气净化器、做饭主要燃料、使用排油烟机、环境污染、使用驱蚊剂、防蛀剂、供暖公司、垃圾站、养宠物、空气清新剂对学生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1)南昌市青云谱区空气污染程度高于青山湖区;(2)青山湖区学生居住生活的环境,包括有臭水沟、使用排油烟机、使用驱蚊剂、供暖公司、被动吸烟情况高于青云谱区;而垃圾站数量、噪声则低于青云谱区;(3)在发生重污染时,学生的肺功能指标FEV1、PEF、V75、V25均降低;(4)PM2.5、PM10、O3-8h、NO2等对学生的肺功能指标有影响;(5)学生居住环境包括学周的化学品暴露、被动吸烟暴露、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做饭主要燃料、排油烟机、供暖公司(燃煤)、环境污染、垃圾站等,是肺功能的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其发病机制多种多样,目前较为成熟的机制有血管学说、神经元学说、炎症介质学说、神经递质学说、神经营养因子、中枢敏感化及丘脑边缘系统的激活、多巴胺能系统相关基因学说等。中医认为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邪气滞留,阻滞清阳,或内伤诸疾,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均可发生头痛。而川芎作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活
期刊
电离层TEC扰动可以对预警探测、卫星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短波通信等电子信息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开展星载TEC扰动规律研究,开发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TEC扰动识别算法,对我国天基空间环境遥感技术发展和应用技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小卫星GNSS接收机仿真数据,开展了背景电离层和赤道异常等引起的TEC时域特征分析、频域特征分析,以及时频域特征分析工作,并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电离层赤道异常识
学位
随着近年来软件事故的频发,企业对软件可靠性愈发重视。缺陷作为评估可靠性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往往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罪魁祸首。因此,如何利用软件缺陷预测技术尽早的发现缺陷以提高软件的可靠性成为了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一项重要的保障活动,然而,当前的软件缺陷预测技术通常难以投入实际的使用中,主要问题在于模型的适用能力不强,无法提供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针对该问题,本文以文件级别缺陷预测任务为背景,采取了不同于
学位
随着微波毫米波技术的发展,作为雷达综合网络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微波馈电网络,其小型化、轻量化、高可靠性需求日益显现,集成化、一体化设计受到广泛关注,逐渐由电缆波导等传统形式过渡到无引线连接的多层印制电路板形式。在进行互联和传输信号的毫米波馈线网络中,带线的相移是关键的参数指标。但是毫米波波段功率分配网络输出端口会受到加工精度、铜箔粗糙程度、板材厚度等的影响,导致等相位设计的带线网络经过等长度走线后相位
学位
由于单传感器探测目标存在探测范围小、目标容量低的缺点,为了应对复杂场景,多传感器组成传感器网络实现对目标的高效探测就成为了传感器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为了发挥多传感器网络的最有效能,需要对传感器资源进行合理地管控。针对多传感器的资源管控问题,本文从多传感器的目标分配、任务调度、功率分配三个角度,对近年来的多传感器资源管控方法进行了梳理,并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传统的资源管控方法进行了改进。多传感
学位
遥感分析和应用需要考虑环境特性,本文研究的环境特性来自于高分影像和其他各类环境数据,在空间维度上,表现为海洋、陆地、天空和太空;在要素维度上,表现为地理、地质、气象等。环境特性是指自然环境自身固有,在声、光、电等不同媒介作用下所表现出的特征集合。环境特性与目标特性具有耦合性,研究环境特性的提取、表达和存储,能够为目标探测、跟踪识别、精确打击等实际应用提供支撑。基于这个背景,本文研究了环境特性结构化
学位
海杂波是指海面对雷达照射波的散射回波,海杂波的谱特性是海杂波特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杂波的多普勒谱是指海表面单个距离门内连续相参时间序列信号自相关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多普勒谱参数主要包括谱频移和谱展宽。随着现代计算性能的不断提升,机器学习在处理超大规模数据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雷达海杂波领域,机器学习方法的应用还相对较少,针对海杂波谱特性的智能化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结合岸基雷达的海杂波实测数据,
学位
海杂波背景下对小型船只、潜艇潜望镜、隐身舰船和无人机等海面漂浮小目标和掠海飞行的低空小目标等低可探测性目标的有效检测是对海探测雷达的重要任务,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海杂波的特性受到环境因素和雷达系统参数的影响,变化复杂,对于高分辨率雷达系统,海杂波呈现出明显的非高斯特性,严重干扰弱目标的检测性能。本文研究海杂波背景下的弱目标检测方法,主要研究工作概括如下:1.分析了非高斯背景下微弱信号检
学位
随着隐身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低可见平台,天线逐渐成为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主要贡献者。天线是雷达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控制天线的散射,甚至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使天线在一定范围内达到“零”散射,是当前隐身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针对该研究趋势,本文采用不同方法对阵列天线散射进行调控,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宽带微带单极子天线贴片和地板感应电流的分布,对电流分布稀疏
学位
多个分布式机载或陆基移动平台上的雷达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它们可以部署在调查事件附近,从而提供显著的感知机会。地面运动目标指示器(GMTI)在存在地杂波和其他干扰源的情况下检测和定位运动目标。利用天线阵列实现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是机载雷达杂波消除的经典方法。STAP的挑战之一是目标的最小可检测速度(MDV)是天线阵列基线的函数:基线越大(即波束越窄),MDV越低。不幸的是,增加均匀线阵列(UL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