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土体本构模型大多是基于室内重塑土试验建立的。重塑土是实验室中用于研究土体性质的人工土体,在制备过程中,土颗粒的结构形态和土颗粒间的联结被完全破坏。由此建立的本构模型无法描述由土体结构性而引起的各种非线性行为。自然界中存在的土体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绝大多数都具有结构性,其变形过程中必然导致结构的扰动,难以用现有的弹塑性模型描述。因此,研究结构性土体的应力应变、孔隙水压力、屈服等规律,建立结构性土的本构模型,将成为2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问题,对解决工程问题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1、以武汉市有代表性的粉质粘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各种应力路径下土体的各种力学行为。
2、用改进的应力控制式常规三轴仪对重塑土和原状土在排水和不排水条件下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试验所得的各种曲线进行了分析。
3、对结构性土的剪胀性进行了研究。
4、引入扰动状态概念,对剑桥模型进行修正,使其能反映土体的结构性影响。
5、介绍了修正的剑桥模型中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将模型计算的理论值与试验值对比,通过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