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咏怀类古诗词是古代文人抒发个人怀抱情志的诗歌类型。在思想内容上,表现着创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与追求,对现实世界的感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人生规律的把握。在艺术形式上,创作者主要借意象、典故和历史陈迹来含蓄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使得咏怀类古诗词具有丰富的意蕴,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挖掘咏怀类古诗词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对健全初中生人格、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本文围绕初中语文咏怀类古诗词鉴赏教学进行研究,包括初中语文教材内咏怀类古诗词选篇统计与分析、初中语文咏怀类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初中语文咏怀类古诗词鉴赏教学理论依据和初中语文咏怀类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四个部分。对初中语文教材内咏怀类古诗词进行统计与分析,旨在深入了解教材中咏怀类古诗词的特点,依据诗歌特点展开教学,以最大化地实现咏怀类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意义。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初中语文教师咏怀类古诗词鉴赏教学情况,发现当前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教师缺乏对咏怀类古诗词的研究、教师缺乏对学生自主预习的引导、教师对作者介绍与背景资料的利用不足以及教师忽视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分析其深层原因,归结为教师在教材处理、学生引导和教学情感投入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在尊重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咏怀类古诗词独特性的基础上,借鉴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孟子《诗》教理论,并阐述其对咏怀类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指导意义,构建初中语文咏怀类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理论框架,以保证鉴赏教学策略的科学性。依据初中语文教材内咏怀类古诗词的特点,针对咏怀类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初中语文咏怀类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即教师加强对教材内咏怀类古诗词的处理、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将学生预习展示与教师导入巧妙结合、调动学生心理因素感受和鉴赏咏怀类古诗词、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深化咏怀类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意义。最后,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得出结论:初中语文教师依据科学教育理论,引导初中生深入鉴赏咏怀类古诗词,能够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与健全人格的养成。同时,反思论证中存在的不足及展望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