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纬经圈环流时空结构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来源 :南京气象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b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通过实际资料的计算比较了质量流函数的两种计算方案,验证了简化方法同样适用于平均经圈环流的气候及其异常的分析需要.然后用简化方法分析了气候平均经圈环流的季节变化,论文还对Hadley环流的双层结构和异常经圈环流的纬向差异以及El Nino、La Nina事件对局地经圈环流异常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1,北、南半球Hadley环流圈及其共同上升支的位置随热赤道作整体性移动,7月最北,l月最南.2,半球Hadley环流圈强度冬强夏弱,做年单周振荡,过渡季节(4月和10月)两半球Hadley环流圈强度相当.3,北、南半球Hadley环流圈及其共同上升支位于赤道附近,但偏于夏半球—侧,其强度1、7月强,4、10月弱,做年双周振荡.4,Hadley环流圈及其共同上升支强度、位置的季节变化存在明显半球际差异:冬季Hadley环流及其共同上升支强度南半球(7月)明显强于北半球(1月),其中心位置在南半球较北半球靠近赤道.5,局地经圈环流纬向差异很大并且存在明显季节变化.6,局地异常经圈环流存在明显纬向差异和季节变化;太平洋经圈环流异常与El Nino、La Nina事件关系密切.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试验观测资料,分析了紫外辐射变化对作物群体、其它生物种群、非生物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加和减少都显著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生产力各项指标、群体结构、类黄酮和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结构,经研究发现未受过量UV-B照射的小麦用Logist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而受UV-B照射的小麦用康布兹曲线拟合效果较好;麦田杂草种群、小麦蚜虫发生量、大型土壤动物数量、小麦受条锈病伤害程度随UV-B的增加而
2014年10月16日-17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欧盟国家文化机构合作组织(EUNIC)及罗马尼亚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欧文化对话”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来自中国与奥地利、比
该文通过实例分析、气候比较和数值模拟认为:梅雨降水日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东亚低层大气温度场日变化的区域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基本原因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东亚特殊的地形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海上大风,是海上灾害性天气的一种.其中,偏北寒潮大风在渤海地区往往造成严重的海难事件.对此类天气的以往研究多侧重于天气学、统计学方法,动力诊断和数值模拟方法还未被充
2016年10月3日,青岛宝龙广场在金秋时节迎来建国67周年国庆的同时,迎来了天津铸源·尚远系统《健康中国行》青岛站启动仪式。在青岛宝龙广场天津铸源青岛形象店,记者有幸现场
闪电是自然界的一种大气放电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闪电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不同放电类型识别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对雷电预警与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闪电快电场
该文从气象卫星探测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雷暴云在多通道卫星云图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利用多通道数字化卫星云图识别雷暴云的方法,并对其中心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利用图形
199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的50周年。这是非常值得纪念的50年。有的同志问,在这50年中,作为执政党有些什么主要的政绩?对我们的国家产生哪些重大的
利用NCEP/NCAR1958~1998年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全球水汽输送时空分布的气候特征和全球水分平衡.分析了东亚季风区水汽输送的季节变化,并着重研究了丰季东亚季风区的水汽输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