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醒世姻缘传》是一部用山东方言写成的白话小说,大约成书于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时期,该书反映的正是这段时期语言发展变化的状况,又由于该书语言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因此该书在汉语史的研究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在对《醒世姻缘传》语言的研究中,代词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所以本文以《醒世姻缘传》的代词系统为研究的对象,对代词进行全面的描写和分析。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绪论。说明《醒世姻缘传》语言的性质,指出它是反映明末清初山东中西部方言的文献材料,概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对代词进行界定,介绍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人称代词”。全文把人称代词分为五类: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反身代词和泛称代词。此章主要从语法功能、语境语用、语言接触等多个方面对人称代词的基本用法及其发展演变进行描述和分析。
第二章“指示代词”。指示代词可分为近指代词、远指代词、旁指代词和遍指代词。此章根据功能对近指和远指代词进行系统分析。“这”、“那”及其复合形式是指示代词中最为活跃的成员,在具体的篇章句法环境中其发展变化体现的也最充分,如“这”、“那”、“那么”在称代用法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新的用法——连词用法。本章主要结合具体的篇章句法环境根据语义功能的不同对“这”、“那”(包括复合形式)基本用法和发展演变进行全面的论述。
第三章“疑问代词”。《醒世姻缘传》中的疑问代词,既有上古和中古汉语留传下来的,如“谁”、“那”、“几”、“何”、“奈何”等,又有近代汉语时期新兴的疑问代词,如“那里”、“那的”、“那些”、“多少”等。这些疑问代词既共存使用,又展现出明显的时代和方域特征。经过近代汉语后期的筛选,其中有些疑问代词成了历史的遗迹,有的则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此章主要依据其语义功能对各个疑问代词进行系统分析讨论。
结语。通过对《醒世姻缘传》的代词系统的描写分析,与现代汉语代词系统进行比较,得出以下认识:代词系统的传承性、复杂性;自身发展的新特点;地域色彩不明显;为重新认识现代汉语某些现象提供依据。
本文力图通过对《醒世姻缘传》代词系统的静态描写,勾勒出代词系统在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过程中的若干动态发展片段,希望能给研究的同仁提供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