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国资本市场逐渐成熟,并购活动愈来愈活跃。针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利用并购这一资本运作方式实现产业的快速升级、调整与转型。因此,并购究竟能否提高企业绩效以及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有哪些自然就成了研究热点。其中并购支付方式作为并购活动中的关键环节,随着并购市场的活跃,也逐渐丰富起来。因此,在并购实践中支付方式的选择对后续并购绩效水平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从并购支付方式视角切入,探究不同的支付方式下,制造业企业在并购完成前后的绩效表现。以2009年至2013年间,沪深两市中发生重大并购案例的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采用2008至2016年的财务及非财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均值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了现金支付、股份支付及混合支付条件下,并购绩效的大小。为了进一步分析除支付方式之外的影响因素,笔者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股权性质、行业集中度、企业规模、交易性质、行业相关性以及高管薪酬这六个控制变量,将其引入回归方程,探究其与并购绩效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较大规模的并购并未给制造业企业整体的绩效带来显著的提高;(2)并购实践中,股份支付和混合支付的效果要明显优于现金支付。(3)并购前主并购方的股权集中度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不显著。(4)从股权性质看,国有控股企业的并购绩效要劣于非国有企业。(5)适当地提高管理层薪酬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6)现金支付下,关联并购对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更显著。(7)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并购完成后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凸显规模效应。(8)主并购方与目标企业的行业相关性不会对并购绩效产生明显影响。本文基于规范研究及实证研究的结果,得出本文结论,还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就我国当前资本市场上制造业企业的并购活动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