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干部人际交往技能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onsc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际交往技能是社会心理学术语,它是社会技能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一。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大学生交往意识和主观幸福感的成熟发展。本研究从本土心理学的角度,结合理论研究、相关和回归研究的方法,测查了高校学生干部人际交往技能的特点、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并对高校学生干部的人际交往技能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和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居中,干部群体在人际交往技能总体水平及人际适应、人际知觉和印象管理三个维度上的水平均高于普通同学群体,在自信维度上两个群体差异不显著;干部群体在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水平和负性情感维度上与普通同学群体差异不显著,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水平要偏高于普通同学。 2.高校学生干部的人际交往技能总体水平存在性别和专业的显著差异,年级差异不显著。在人际交往技能总体水平、印象管理、人际知觉和人际适应发展水平上,女学生干部的发展水平要高于男学生干部,但在自信维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低年级(一、二年级)在人际适应维度的发展水平上要高于高年级(三、四年级)的发展水平,但在其他维度上年级差异不显著;文科学生干部在人际交往技能总体水平、印象管理、人际适应的发展水平上要高于理科学生干部,但在自信和人际知觉的维度上的专业差异并不明显。 3.高校学生干部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不存在年级、性别和专业的显著差异,但结果显示在部分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男学生干部正性情感的发展水平要低于女学生干部,而负性情感的发展水平要高于女学生干部;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干部的正性情感的得分越来越低,负性情感的得分越来越高;在正性情感维度上,文科类学生干部的发展水平要高于理科类的学生干部,在负性情感的维度上,文科类学生干部的发展水平要低于理科类的学生干部。 4.高校学生干部人际交往技能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人际交往技能对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印象管理对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人际适应对负性情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信对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度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上学习的广泛应用,在线学习环境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Web2.0技术的到来,给网络信息管理体系和网上学习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的促
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和培养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应当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让学生家长和教师为了这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互相
目前,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不良的问题已经在教育界引起广泛的关注,自我调节学习作为一种元认知技能,对社会适应性将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因此,研究自我调节学习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