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能源转型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电机作为电驱动系统的核心,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其中,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凭借高运行效率、高启动转矩、小体积等优点,被广泛使用。其应用场景涉及精密伺服控制、运载装备牵引驱动、风力发电等诸多领域。矢量控制(Field Oriented Contro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能源转型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电机作为电驱动系统的核心,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其中,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凭借高运行效率、高启动转矩、小体积等优点,被广泛使用。其应用场景涉及精密伺服控制、运载装备牵引驱动、风力发电等诸多领域。矢量控制(Field Oriented Control,FOC)作为PMSM常用的控制方案,可以获得理想的电机转速与转矩控制性能。然而,矢量控制算法的旋转坐标变换,需要时刻获取精确的转子位置信息。因此,往往需要在电机转子上安装高精度的机械式位置传感器来实时量测转子位置值。然而,位置传感器一般价格昂贵,还会不可避免地增加电机系统的复杂度和体积,降低其可靠性。基于所量测的电机电流电压信号来获取转子位置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解决了这一问题。现阶段,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案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基于电机凸极特性的方案、基于电机基频模型的方案以及开环控制方案。不同类型的无位置传感器方案各具其优缺点,并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工况。然而,在一些特殊工况下,现有的传统控制方案却较难实现理想的控制效果,甚至会启动失败或运行失稳。针对此问题,本文的核心内容以实现特殊工况下PMSM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为目标,并对其可靠性进行针对性算法设计。即在“三大类”典型方法的基础上,解决“三种特殊工况下”所存在的可靠性设计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基于电机凸极特性的高频注入算法、基于电机模型的传统滑模观测器算法以及开环V/F控制与I/F控制。探索了各个方案的基本原理以及实现过程,并完成实验分析,为解决特殊工况下无位置传感器的可靠性设计问题奠定理论和工程应用基础。(2)研究了自由运行状态下PMSM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案,提高了电源重启后,PMSM再次受控时的可靠性。针对电动汽车等应用场景下,可能出现的自由运行工况,本文通过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与短脉冲注入相结合的控制方案,实现了PMSM在自由运行状态下的初始位置检测、极性判断以及位置估计。最终实现了在PMSM自由运行状态下,电源重启之后电机的快速受控运行。(3)研究了PMSM全速域内的无位置传感器柔性切换控制方案,改善了PMSM在全速域内运行时的可靠性,以及不同类型无位置传感器算法切换时的可靠性。针对单一方案较难适用于全速域内(零速、低速、高速)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将高频注入法(用于零、低速)和滑模观测器算法(用于中、高速)相结合的柔性切换控制策略。其通过高频注入法零速启动及低速运行,并在中高速工况通过基于权值函数的切换方法实现与滑模观测器算法间的柔性过渡,最终实现了全转速范围内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并具有较好的可靠性。(4)研究了隐极式PMSM的初始位置检测及低速稳定启动与运行方法,改善了隐极式PMSM开环启动时的可靠性,并实现了高频注入法在隐极式PMSM上的可靠应用。隐极式PMSM由于凸极特性近似为零,因此往往难以通过高频注入法来实现静止情况下的初始位置检测与启动。本文提出通过高频阻抗测量和极性判断的方法,实现了隐极式PMSM的初始转子位置检测。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一种三步启动方案来实现隐极式PMSM的开环稳定启动与运行,并进一步实现了从开环控制到闭环矢量控制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切换。通过上述方案,可控制隐极式PMSM在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模式下实现可靠的初始位置检测、启动及运行。综上所述,在典型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案基础上,本文针对三种特殊工况进行了建模分析并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所提控制方案,可以实现PMSM在上述特殊工况下的无位置传感器可靠运行。因此,相应工作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十四五”纲要指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是打通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关键。文化数据库作为该体系的“供给端”,可以为文化内容创作生产及相关创意设计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针对该目标,建设“中国风格经典文化元素与原型数据库”,通过数字化采集、梳理、提炼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原型,面向创意设计行业需求提供文化数据服务,支持“中国风格”的智能产品、文化内容设计。本文研究发现,当前文化数据在创意设计领域应用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文
模板匹配算法是图像配准的一种方式。该算法根据给定的参考模板,在场景图像中寻找目标。在医学图像分析、遥感信息处理、工业制造等众多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工业自动化发展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本文针对模板匹配算法进行研究,研究场景目标分别出现平移、旋转、尺度或以上三种情况叠加变化时的算法解决方案。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归一化积相关的有界偏相关的平移不变性模板匹配算法。通过实验验证了有界偏相关算法的初始化性
纤维金属层板结构(FMLS),因其优良的轻量化性能,而受到工程领域的青睐,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通过热成型技术对FMLS进行批量成型,成型效率高,经济性好,是进近些年FMLS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但是FMLS结构复杂,热成型过程中材料选择,压边力,纤维角度等参数难以控制,容易产生褶皱、撕裂等缺陷,严重影响成型质量,成为FMLS热成型方法广泛应用的制约。传统拉深成形,其工艺和材料的研究,主要依赖于经验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相关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对工业控制系统进行管控与监控。但是,工业系统遭受网络攻击数量也在逐年增长。导致这一变化的外部原因是互联网的接入打破了工业网络的封闭性,内部原因是工业系统本身存在潜在威胁。异常检测是一种高效识别数据集中离群点的方法。目前,应用于传统信息网络的许多异常检测模型存在检测时间复杂度高和准确率低等问题,不适用于实时性需求高的工业
压力注浆锚杆由于承载力高、经济性好和施工简便等技术优点在施工现场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注浆压力直接影响锚-土界面粘结强度,进而影响锚杆的承载性能。因此,研究清楚注浆压力对锚杆锚-土界面粘结特性的影响对压力注浆锚杆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为此,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以及获得的成果如下:(1)首先,针对湖南省衡阳市某边坡施工现场的红黏土开展了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获得了试验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其
视频监控成为现代社会中维护治安以及案件侦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可以准确有效的记录某段时空下的音频、视频信息。通过对监控信息的分析以筛查,可以完成特定人员查找、路线追踪等。但是,使用传统方法或者人工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自行人重识别(Person Re-identification,本文中的Person Re ID,Re ID特指行人重识别)提出以来,该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行人重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股指基金由于交易费用低、能够分散风险、轻松跟踪大盘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入,金融机构尤其是基金公司创立了许多股指基金投资组合,因此,对股指基金组合进行风险管理已越来越受金融机构重视。许多实证研究发现金融资产收益率分布具有尖峰厚尾特征,如果采用正态分布拟合收益率数据将低估金融资产的风险,因此,本文将运用极值理论
以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MOSFET为代表的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已广泛应用于开关电源、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领域。由于SiC MOSFET的高速开关能力,低导通压降,耐高温等优势使其成为替代Si IGBT的重要器件。但是SiC MOSFET的高速开关和低阻尼特性导致的开关振铃严重影响了其高可靠应用。振铃可能造成器件误触发从而损坏器件本身,增加功率损耗,并引入大量的电磁干
二十一世纪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其以绿色环保等特点成为当下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潮流。纯电动客车作为当今城市公交系统的主要交通工具,市民对其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同时大型公交客车与其他客车不同,其空间更大,并且车身结构由骨架和蒙皮组成,所以对大型公交客车振动噪声控制的难度更大。本论文以某企业所研发的一款纯电动大型公交客车为研究对象,在实验中发现此车型的噪声值较大,并具有进一步提升其声
无人驾驶是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决策模块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环节。由于强化学习是通过智能体与环境交互产生控制命令,同时考虑长期回报,十分符合无人驾驶决策过程,所以本文用强化学习方法建立决策模型。强化学习分为无模型方法与基于模型方法。其中,无模型方法存在学习速度慢,样本利用率低的问题;基于模型的方法决策效果受环境状态预测模型影响较大,另外使用预测模型优化策略会造成控制延迟,难以满足决策实时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