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从组织发展历程、活动内容以及组织的作用影响三个方面对南部与东部非洲教育质量监测联盟的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涉及以下问题:该联盟的组织宗旨、工作内容是什么?该联盟的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该联盟的成功经验有哪些?该联盟的工作中面临怎样的挑战,又采取怎样的对策?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通过对该联盟官网数据库资料以及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所获得的第一手核心参考资料的梳理深究,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南部与东部非洲教育质量监测联盟的组织宗旨。该联盟是一个国际性非盈利组织,是非洲国家参与大规模国际学生学业成绩测评的机构,各成员国教育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P)的技术支持下,通过合作活动开展培训和调研,在监督、评估与比较教育质量的专业技能方面为各成员国提供培训,并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参考信息。目标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监督、评估和改善学校教育的条件和教育质量,最终推动非洲教育区域化的可持续发展、早日实现全民教育(EFA)。第二,南部与东部非洲教育质量监测联盟的工作内容。该联盟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培训工作、监测工作以及撰写工作报告。联盟遵循“在做中学”的原则,将培训工作彻底融入到监测工作之中,期望培养出各成员国所需要的教育质量研究人才。第三,南部与东部非洲教育质量监测联盟的作用。该联盟帮助成员国监测评估了教育质量的状况、培养了教育质量的监测人才、优化了教育信息网络数据库的建设、完善了教育政策制定的过程。该联盟高质量研究标准、不断完善的网络建设和网络协作给类似组织的提供了发展方向。该联盟既促进了非洲教育的区域化发展,也推动了非洲全民教育的开展。四、南部与东部非洲教育质量监测联盟的成功经验。该联盟紧紧围绕教育决策者所关心的教育问题开展调研和培训活动,工作中坚持使用最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测试工具,逐渐形成了合作型工作模式,这是联盟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此外,内部奖励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机制,对该联盟的发展起到了督促和激励作用。五、南部与东部非洲教育质量监测联盟工作中面临的挑战主要有:测评标准问题、教育质量监测人才的流失问题、调研员个人专业能力差异问题及由于文化传统因素而造成的问题等。通过以上对该联盟的研究,建议能够从教育质量专门监测机构的建设、教育质量监测人才的培养、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库的完善等方面拓宽中非教育合作渠道。另外,该联盟在监测实施工作中建立了良好的监测结果反馈和应用机制,分期、分批、有针对性地向相关部分呈现政策咨询报告,由于报告的针对性强,对成员国基础教育实践工作的导向作用和影响日益重要。这为我国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