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根际微生态区域中铝的环境行为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植物根际微生态区域中铝的环境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在酸性土壤(pH<5.0)中,铝毒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根际环境中的铝离子可影响矿物营养的获取,增加植物对铝胁迫的风险。植物通过根系分泌有机酸、生物酶和其他物质来解除或减轻铝的毒害。文中重点综述了三种植物容耐和规避土壤铝毒的机制(外部、内部和基因型)。讨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深入探讨植物根系与胁迫环境之间的作用,更好地了解植物根际效应,为铝毒生态学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选用Bio—rad Aminex HRX—87H阳离子交换树脂色谱柱评价低分子量有机酸(柠檬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酒石酸、苹果酸和醋酸)的液相色谱保留行为。以稀硫酸流动相,Bio—rad Aminex HRX—87H色谱柱分析有机酸,七种有机酸在25 min内实现基线分离,具有检测限低(μg·L-1)、峰形窄且对称、线性范围宽、精密度高、回收率好等特点。通过与硅键合Waters Atlantis dC18色谱柱的系统地对比试验,以Bio—rad AminexHRX—87H色谱柱分离环境样品中的低分子量有机酸(尤其是酒石酸和苹果酸,丙二酸和醋酸),精密度和分辨率更高,保留行为更好。Bio—rad Aminex HRX─87H色谱柱检测获取的分析数据比Waters Atlantis dC18色谱柱更令人满意。文中还讨论了Bio—rad AminexHRX—87H色谱柱的分离机理。这种新建立的HPLC法适用于铝胁迫下植物根系分泌物中痕量有机酸的定量分析。 3.以耐铝性差异较大的小麦品种Brevor和Atlas66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试验、荧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铝胁迫对小麦根际pH、根系伸长率、根系铝的积累、有机酸的分泌以及与耐铝机制有关的主要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下,与Brevor(铝毒敏感品种)相比,Atlas66(耐铝毒品种)能维持较高的根际pH值,根际pH值升高能降低土壤中Al3+的活性和毒性,促进根系有机酸的分泌,根际pH值与小麦耐铝性呈正相关。铝害对Brevor根伸长的抑制作用较Atlas66明显。即使根际pH值较高,Brevor根尖铝的累积量也比Atlas66高。此外,铝胁迫下,Atlas66根系分泌大量的苹果酸和柠檬酸,而在Brevor根系分泌物中未检出铝诱导的有机酸,铝诱导的根系有机酸分泌也与其耐铝性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当小麦同时遭遇铝胁迫和酸胁迫时,小麦主要受铝胁迫的影响。 4.以小麦扬158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法收集小麦根系分泌物,研究铝诱导下小麦根系分泌物中电解质、H+、有机酸、氨基酸、糖类、次生代谢物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铝胁迫影响小麦的根系分泌。小麦根系氨基酸和糖的分泌量随根际Al3+浓度升高而增加。氨基酸的分泌总量则随根际Al3+浓度的升高而减少,Al3+浓度0~10 mg·kg-1时,各种氨基酸分泌正常,而Al3+浓度超过10 mg·kg-1后,氨基酸的组成产生明显变化。次生代谢物种类随根系Al3+浓度的升高而减少,一些原有的次生代谢物会逐渐消失,同时又生成一些新的次生代谢物。根际Al3+也影响小麦根系有机酸的分泌,其分泌量随根际Al3+浓度递增。进入小麦体内的活性铝主要积累于其根部。小麦通过改变根系分泌物组成而缓解铝危害。 5.以小麦扬158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培法收集根际土壤,研究铝诱导下根际土壤中电解质、H十、有机酸、氨基酸、糖类、次生代谢物的变化。同时还分析小麦体内内源激素和铝的累积量,以及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中铝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铝胁迫影响小麦的内分泌,同时也改变根际土壤溶液的组成。根际Al3+浓度的升高导致根际土壤溶液中的电解质、H+和糖类的分泌量递升。Al3+浓度0~10 mg·kg.-1时,氨基酸分泌正常,而当Al3+浓度超过10 mg·kg-1后,氨基酸的组成变化显著。随着根际Al3+浓度的升高,一些原有的次生代谢物逐渐消失,同时又生成一些新的次生代谢物。根际环境中的Al3+也影响根系有机酸的分泌、小麦的根生长量和根际pH值。此外,根际Al3+浓度升高,小麦根部内源激素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浓度上升,脱落酸(ABA)浓度下降。铝在根际土壤中的浓度要比非根际土壤高。显然,铝诱导的小麦内分泌和根际环境变化是小麦抗铝性的响应。 6.大气环境中的铝主要源于裸露的土地和建筑扬尘,是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成分,尤其是粗颗粒物。本文采用大流量采样器和3级分级采样切割头,采集并检测南京市不同粒径大气悬浮颗粒物样品中的铝,研究结果表明:(1)铝在PM2.5、PM2.5-10和PM>10大气颗粒物中平均浓度分别是2.02±0.35,3.04·0.43和6.32±0.76μg·m-3,分别占总悬浮颗粒物中铝含量均值(11.38μg·m-3)的17.8±3.1%,26.7±3.8%和55.5±6.7%。(2)铝在PM2.5,PM2.5-10和PM>10大气颗粒物中的垂直分布是当采样高度由2.5米增至17.5米,颗粒物中铝浓度上升。可是,当采样高度由17.5米增至40.0米,颗粒物中铝浓度显著下降。采样高度12.5米和20.0米处,可在PM2.5、PM2.5-10和PM>10大气颗粒物中观察到铝的最大浓度。(3)研究了大气悬浮颗粒物中铝形态的分布规律,其相对含量是:不溶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
其他文献
目前,对纳米材料的研究虽然已经很多,但总的来说,对纳米材料发光性质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对纳米材料中迥异于体材料的微观物理特性,如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态效应等微观实质的认识
具有功能化性质无机材料的设计和可控制备已经成为目前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该论文在此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归纳如下:(1).有机模板调控无机晶体取向生长: 利用有机
本论文通过配位聚合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相结合,合成了结构可控的功能化聚丙烯共聚物,并初步探索了它们潜在的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性地采用rac-
学位
本文从探索简单、有效的酶固定方法入手,制备炭载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漆酶(Lac)、酪氨酸酶(Tyr)作直接型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催化剂和炭载葡萄糖氧化酶(GOD)作阳极催化剂。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研究了油酸经臭氧化反应后,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氧气进行深度氧化,制备壬二酸及副产壬酸的方法。将油酸、水、壬酸和醋酸的混合体系在0-15℃,强烈搅拌下,通臭氧至反应完全。向
因对商业宣传,文化传播的巨大贡献,现代插画的地位不断提高,近年来神话题材的插画因为其神秘、朦胧的色彩更是大量出现。基于此,本文针对现代插画中神话题材插画的表现形式进
作为一类对空气稳定的室温熔盐,基于1,3-烷基咪唑阳离子的离子液体已广泛用作电池和电化学电容器的电解液。这类离子液体具有蒸汽压近似等于零,不挥发,不易燃易爆,不易氧化,在300 ℃以下能稳定存在,可循环使用,对环境温和等独特的优点,成为了传统非水电解液的理想替代品。本论文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了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在电化学电容器中的应用。本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电化学电容器研究方面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正在被广泛地应用到服装设计中。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服装装饰、面料以及工艺和主题中的应用,对服装设计中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体现进行探讨。中国
多孔材料对客体分子的尺寸和电性的识别以及广谱的吸附能力在分子传感、分子分离、多相催化、染料组装的光学器件、生物医学诊断、药物运载以及有机污染物去除等领域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