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染色残液回用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w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染料染色是纤维素纤维最主要的染色方式,活性染料能与纤维形成牢固的共价键结合,具备优异的耐洗色牢度,但染色过程中需添加大量的无机盐(硫酸钠或氯化钠)作为促染剂,染色结束时随着染色污水被排入江河,长期的高盐污水的排放将使水土盐碱化,对环境造成难于修复的污染。  目前行业内现有的印染废水处理回用研究主要着眼于水的回收利用,通过生化处理、活性炭吸附、膜处理等不同方式处理后回用,处理成本偏高,回用的废水量有限。本文对染色污水采用清污分流的基本原理处理,将盐度和色度最高的染色残液单独回收,采用萃取分离法将残浴中的染料分离出去,保留其中的硫酸钠溶液并用于下一轮染色过程,从而极大地减少了盐排放。通过回收利用染液中的盐,不仅有效的防止常规活性染料染色对环境造成的盐污染,还能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研究选用萃取剂TX-1217进行萃取处理,通过实验探讨了萃取工艺的萃取剂用量、pH值、温度等最佳工艺参数,并对11种活性染料的染色残液进行脱色处理,其脱色率都可达到95%以上,证实该萃取分离技术对活性染料染色残液具有普遍适应性。  对染色残液处理过程中,需加硫酸中和染液中所含的纯碱,使其转化为染色所用的硫酸钠。用于重复染色时必须准确检测实际溶液中硫酸钠的含量,研究对比了不同检测方法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确定以含固量测试法作为最佳检测方法。  脱色后的残液中仍含有少量水解染料,由于这些残余染料的活性基团基本已被水解,失去了与纤维素纤维的反应性,在染中深色时对颜色重现性无影响,但染浅色时可能对色光产生相当的影响,即不同颜色深度对水解染料含量的容忍度要求也不一样。如果在萃取分离的基础上加做活性炭吸附处理,则染色重现性得以大幅提高。  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该工艺进行了工厂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证实采用该技术处理染色残液用于回用染色,处理过程对色度和COD去除效果良好,回用染色颜色深度、色光、各项牢度都与自来水染色效果相当,具有良好的生产操作可行性。  从经济利益进行分析,该技术中投入少量的化学助剂,可以大幅回收染液中的硫酸钠盐,处理每吨染色残液的直接经济收益达到26.5元,并由此带来工厂硫酸钠储量降低、工人工作强度降低、污水处理能力提高等多项间接收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收益及环保效益。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是基底神经节间接环路重要的中继核团,基底神经节功能活动的改变与帕金森病直接相关。临床上常采用深部脑电刺激的方法作为治疗帕金森病的
铁氧化物在地球上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研究铁氧化物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目光。本论文研究了铁氧化物在光解水制氢和锂离子电池两个领域的应用。采用水溶液化学生长法及500℃热处理,制备了掺杂Co或Ni以及未掺杂的α-Fe203纳米棒阵列。通过XRD, S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将样品组装成光电化学池,通过开路电压测试,线性扫描测试以及Mott-Schottky测试研究了掺杂对
黄河三角洲地处中国暖温带,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但同时,由于淡水水源供给不足,加上海陆的共同作用,导致水盐的平衡失调,土壤盐碱化程度加重。该湿地的放线菌为了适应盐碱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