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度和成样方法对细砂应力应变特性及剪切带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饱和土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不能直接在常规三轴仪上进行,因为必须要求试样饱和,而图像测量系统成功应用于三轴试验,实现了土样应变场的非接触式测量,克服了传统三轴仪测量体积应变必须试样饱和这一局限,能直接用于非饱和土的测量。并且其一大优势是能获得试样的应变场,能反应剪切过程中各个时刻试样表面每一部分的局部变形情况。本文利用全表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对过0.5mm标准筛的福建标准砂进行了一系列的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成样方法为干装法和湿装法,相对密实度分别控制为Dr=30%和Dr=60%两种,围压分别控制为100kPa、200kPa、300kPa,其中湿装法控制初始含水率w=10%。利用所得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全表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优越性;探究了均等固结过程中饱和度和成样方法对试样应变特性的影响,分析了非饱和细砂均等固结过程的特性;同时针对试样的剪切过程,得出了剪切过程中的轴向应变和径向应变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以及体积应变-轴向应变曲线,探讨了不同饱和度及成样方法的影响;最后,利用全表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所得的应变场,讨论了成样方法和饱和度对试样的破坏形态、应变局部化的出现以及剪切带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全表面图数字像测量系统能直接用于非饱和土的变形测量,测量结果比较准确可靠;均等固结过程中饱和度高的试样径向应变略大,饱和度对体积应变的影响不太明显;不同饱和度条件下,干装法制备的细砂试样在剪切过程中均呈现剪胀现象,湿装法制备的试样30%密实度下出现先剪缩后剪胀的现象,成样方法对应力峰值、轴向应变、径向应变以及体积应变的影响显著;非饱和细砂的破坏形态主要有三种:即单一剪切带破坏、两条交叉剪切带破坏以及鼓胀破坏。其中,干装法制备的试样破坏形式以单一剪切带为主,湿装法制备的试样中,30%密实度的试样全部出现鼓胀破坏,60%密实度高围压低饱和度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剪切带,饱和度对剪切带的出现时间有影响、对剪切带的发展过程影响很小;剪切带内试样的轴向应变随着剪切带的发展而发生显著的变化,相对而言剪切带外试样的轴向应变前后变化较小,全表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对于剪切带宽度和倾角的相关研究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中国水环境污染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高效的污水处理是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常规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部分或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经常出现附墙柱与相邻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附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相邻墙体),这给施工带来不便,并且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是分析裂隙岩体渗流的地下水渗流数学模型之一。该模型认为岩石孔隙介质和裂隙网络均匀分布于整个研究域内,裂隙表现出与多孔介质类似的渗透性,水头在空间点连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同时出现的事故也越来越多,这不仅造成了人员的伤亡,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些年,我国科研人员在深基坑工程中投入了大量的
现代超高层建筑的横风向动力响应通常都比顺风向的大,但是超高层建筑横风向风荷载及其响应的研究却严重滞后于顺风向,以至于多数国家的荷载规范都还没有关于横风向风荷载及其
随着混凝土材料和结构科学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在越来越多的工程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随之而来的结构早期开裂问题越来越严重。混凝土早期开裂问题已经成为导致结构混凝土劣
1994年发生在美国的北岭地震和1995年发生在日本兵库县南部的阪神地震表明,采用全焊或栓焊连接的刚性梁柱节点延性较差,容易发生脆性破坏,而半刚性端板连接组合节点具有较好
本文以在建的国家体育馆双向张弦桁架屋盖结构为原型,按1:10比例建立缩尺试验模型,进行了不同方案的弦索张拉试验研究以及模型加载试验研究,最后对部分试验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有限
变刚度桩筏基础是一种新的桩基础形式,突破了传统“等桩长、等桩距、等桩径”的设计理念。目前,对空间变刚度桩筏基础的承载变形机理还缺少系统研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成熟的
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其意义不仅在于结构健康的监测,它还能带来对结构设计理论和规范的反思,是当前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结构损伤诊断是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的核心与难点,目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