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口焊X射线焊缝缺陷自动评级系统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123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输油气管道作为国家重要能源输送通道,在工业发展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保证管网安全运行,对管道焊缝进行高效准确的缺陷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论文以环口焊X射线焊缝图像为研究对象,可以发现,环焊缝原始图像具有高噪声和对比度低等成像特点,而传统人工检测受到多种主观因素的制约,检测效率极低且容易漏检误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搭建了环口焊X射线焊缝缺陷自动评级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在实际生产中,X射线焊缝图像质量是影响评片的重要指标,焊缝图片的质量合格是缺陷检测的前提。在分析对比多种图像质量评价算法的基础上,结合环焊缝图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照模型和焊缝黑度模型的数字化黑度计,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动X射线焊缝底片黑度自动评定算法。基于数字化黑度计的求解算法可以准确的求取底片黑度,滤除图像扫描带来的影响,实际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极高的成功率,实现了焊缝图像质量的自动评价。
  (2)图像预处理是环焊缝缺陷检测的重要前提。通过大津法分割结合Sobel算子边缘检测,提出一种引导线设置方法,准确提取焊缝的ROI区域。利用均值滤波算法对焊缝切片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后,提出对比度检验算法来决定是否对切片图像进行增强,针对对比度不合格的切片图像采用arctan函数进行图像增强处理。最后提出了基于视觉的密度聚类分割算法对切片图像进行分割,从而提取SDR图像。
  (3)在缺陷识别过程中,采用稀疏字典学习的方法,给出基于平均投影值的字典矩阵构建算法以及字典矩阵训练算法。利用求解2范数最小的方法求解稀疏系数,并给出缺陷判断依据,最后给出了焊缝图像评级方法。实验表明本算法敏感度为98.2%,特异度为98.0%。
  (4)设计并开发环口焊X射线焊缝缺陷自动评级系统,可在完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判定待检测X射线焊缝图像有无缺陷,提高了检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同时降低了检测人员劳动强度。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家在开发新油气井的同时,也在加大旧油气井的治理力度。油气井管柱在服役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扩径、缩径、变形甚至破损等问题,影响油气井生产安全与产量。因此,准确掌握油气井管柱损伤情况对于研究管柱损伤机理、采取保护措施和制定修补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管柱损伤检测,论文重点研究了基于激光可视化的管柱损伤检测与三维建模方法。本文基于油气井可视化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激光可视化检测与管柱建模方法
学位
石油在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实现军事战略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然而,我国自上个世纪末就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国家石油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多通道瞬变电磁法相比于传统瞬变电磁法具有更高的探测效率,本文基于多通道瞬变电磁法开展基础研究,以期提高储层的探测率。首先,参照缩比实验法建立了缩比测井模型,通过对模型施加m序列信号,将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进行反褶积运算提取大地脉冲响应
学位
依赖于工控机的传统数据采集设备是基于标准的计算机总线工作的,随着数据采集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传统数据采集设备灵活性较差的问题凸显出来,基于嵌入式的数据采集设备以灵活性、模块化的特点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出一款基于嵌入式的16位精度可编程数据采集测量模块,实现可编程的数据采集、测量、显示、存储功能,使用嵌入式接口可与其它设备构成完整系统以完成多样化的采集任务。本文以STM32F40
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号召,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提高了配电网的“造血能力”。但是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并网改变了配电网本身的结构和性能,其出力不当会改变潮流方向,造成局部电压不同于传统配电网,如果不加以控制管理,会进一步破坏系统供电可靠性。为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并网的优势,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优质运行,本文对多时间尺度下主动配电网的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展开研究。本文通过分析主动配电网“源”侧的分布
超窄线宽激光是频率最稳定、线宽最窄、性能最好的连续激光器,是利用主动反馈稳频技术,将激光频率锁定到参考腔共振频率上实现稳频。作为稳频系统的核心,参考腔的不稳定度直接影响到窄线宽激光的输出,因此本文针对影响参考腔震动、空气以及温度进行分析,并给出针对性的措施减小影响,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tiphysics仿真环境温度变化对参考腔温度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在采取措施降低震动和空气折射的影
VideoLog可视化测井技术是面向油气田的一种新型井下电视技术。它不仅可以帮助油气生产企业及生产技术人员看到井内实时状况和动态,还可以用于井眼检测、套管检测、落物打捞、射孔产出、生产监测等领域。VideoLog可视化测井技术中的井下电视测井仪器产生的测井数据存储较为集中,但处理手段较为分散,主要靠人工对测井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与解释评价。为实现提高可视化测井后期的处理与鉴别的水平和能力,因此本文提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汽车作为交通工具。针对车辆的安全驾驶,本文采用了毫米波雷达作为车辆检测的传感器,其中包括距离、速度、角度的测量以及抑波算法等的研究,使用MATLAB进行仿真,具体的研究内容为:(1)通过对障碍物相关信息的检测分析,分析障碍物检测的方法以及车辆控制算法,分析了用毫米波雷达对障碍物进行检测,并对如何采用毫米波雷达进行障碍物的检测以及车辆控制提
盲道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组成部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视障者群体传统的出行多以盲道为基础,通过脚底触觉来判断前方路径及转弯等路况,这种出行方式不仅十分危险,也无法充分利用盲道信息。本文借助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盲道信息为依托,将光照,阴影等外部条件下的盲道图像作为算法处理对象,从盲道检测与方向识别两大方面入手,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处理算法。在盲道检测方面,将研究工作分为颜色分割与纹理分割两部分。针对颜色特
学位
随着高渗透率的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柔性负荷等设备的接入,传统配电网正逐步向具有多种可控设备的主动配电网转变,如何协调控制主动配电网中众多可控设备对配电网的经济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配电网中线路阻抗比较大,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耦合性强,若采用传统解耦理论对配电网单独进行有功或无功优化,不利于全面提升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此外,分布式电源出力的随机性与负荷的波动性增加了配电网中的不确定性,使得由
配电网重构技术,通过改变配电网中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的开合状态可以达到优化配电网的拓扑结构,提高配电网的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同时达到平衡负荷、消除网络过载的目的。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越来越多的接入到配电网,配电网潮流和短路电流特性等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配电网重构方法不再适用于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因此,对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