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材料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影响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有关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一直是土木工程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课题,也是实现混凝土高性能化的难点。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天然砂资源越来越匾乏,使用人工砂已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长期性能和耐久性问题已成为制约人工砂混凝土应用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因此加强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试验研究了人工砂混凝土与天然砂混凝土收缩性能与耐久性的差异,重点研究了MB值、石粉含量等对石灰石质人工砂所配制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性、抗碳化性能、耐酸雨腐蚀性能以及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测试方法分析硫酸盐侵蚀产物。研究揭示的主要规律与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①石粉可以缩短水泥水化的诱导期,促使水泥水化提前进入加速期,促进水泥早期水化。②当MB值0.6~1.8范围内时候,人工砂混凝土单位面积的总开裂面积和24h收缩率随着MB值的增加而逐渐增大。③对于强度等级C40的混凝土而言,当MB值≤1.4时,人工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性、耐酸雨腐蚀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皆优于天然砂混凝土。④对于强度等级C40的混凝土而言,当MB值≤1.4时,人工砂混凝土各测试龄期的抗压强度随MB值增加逐渐增大;人工砂混凝土经过相同次数冻融循环后的相对动弹模量随MB值的增加逐渐增大;人工砂混凝土的耐酸雨腐蚀性能随MB值的增大逐渐增强。⑤当细度模数在2.8~3.4范围内时,其变化对人工砂混凝土长期强度、抗冻性能影响作用不明显。⑥当石粉含量在5%~15%范围内时,强度等级C30的人工砂混凝土的干缩率在石粉含量10%时出现一个极大值,即随石粉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而强度等级C50的人工砂混凝土的干缩率随石粉含量增加而减小。⑦当石粉含量在5%~15%范围内时,强度等级C30的人工砂混凝土的耐酸雨腐蚀性能随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强,石粉含量变化对强度等级C50的人工砂混凝土的耐酸雨腐蚀性能影响作用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