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生活垃圾具有含水率高和有机质含量高的特点,导致传统卫生填埋场面临运行周期长、甲烷回收效率低、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近年来,加入各种调控措施的厌氧型、好氧型、准好氧型和联合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应运而生,将好氧技术用于厌氧填埋的前处理或者老龄填埋场的修复,取得了一定效果。本论文通过整合短期好氧预处理、厌氧填埋和原位好氧稳定化构建好氧-厌氧-好氧三段式填埋工艺,在实验室模拟序批式进料的一体化层叠式填埋反应器,并对其在生活垃圾生物降解、填埋气回收利用和渗滤液控制等方面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价。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三段式填埋不同阶段对不同有机质组分的去除效果不同。好氧预处理阶段能够去除粗多糖类物质、蛋白质和脂肪,实现粗纤维类物质的富集;厌氧阶段通过蛋白质、脂肪和粗纤维类物质的生物降解产生大量填埋气;好氧稳定化阶段能够进一步去除生活垃圾中的脂肪、粗纤维类物质等。三段式填埋能够促进生活垃圾生物降解并加速填埋场稳定化。实验结束时,生活垃圾VS由45.60%降至12.76%,含水率由56.55%降至30.48%;C、H、O、N元素的比例逐步降低,灰分的比例大幅增加;生活垃圾体积降低21%,填埋场的空间利用率显著提高。以VS和含水率为判据,生活垃圾在120d内达到基本稳定状态,场地达到中度利用要求。三段式填埋能够缩短生活垃圾的厌氧产气滞后期和产气周期。三段式填埋产气滞后期约为16d,整个产气周期持续80d;累积产生填埋气193 NL/kgTS,达到理论值的80%以上,有效产气量(CH4比例>50%)占总产气量的比例超过92%;产气速率保持在3.044.34 NL/kgTS.d范围内,波动幅度较小,有利于填埋气的集中回收与利用。三段式填埋能够改变渗滤液的理化特性并有效降低污染排放水平。三段式填埋产生的渗滤液SCOD和VFAs的浓度较低,氨氮浓度在2000 mg/L以上,较高浓度的初始氨氮能够中和VFAs使得渗滤液pH保持在7.08.0范围内,为微生物厌氧产气提供适宜的酸碱环境。经过好氧稳定化阶段连续40d的通风曝气,渗滤液体积减少84%,SCOD、VFAs和氨氮总量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1%、78%和98%,降低了渗滤液后续处理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