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NA抑制促淋巴管新生因子基因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分子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ju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发现VEGF-C、VEGFR-3与淋巴管生长及调控有关,研究肿瘤细胞内源性淋巴管新生因子可否诱导淋巴管发生,新生的淋巴管在癌细胞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分子调控敲出导致淋巴管新生因子的基因表达可否成为控制淋巴管转移的治疗方法等,对改变胃癌的治疗方案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研究了VEGF-C/VEGFR-3细胞内信号传导、调控淋巴管新生因子对胃癌淋巴管侵袭及淋巴结转移转移的影响,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认识,为分子治疗胃癌淋巴结转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开拓新的治疗方法。   目的:研究VEGF-C和VEGF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siRNA干扰胃癌细胞内源性VEGF-C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含有shRNA质粒体内阻断胃癌实体肿瘤组织中VEGF-C基因及蛋白表达,进行siRNA治疗胃癌有效性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方法:1994年4月-2003年12月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根据胃癌数据库登记以及随访的结果,按照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分为2组,每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体类型、病理组织学分类、浸润深度、浆膜侵袭、根治程度、腹膜播散、远隔脏器转移等无统计学意义差异,用VEGF-C、VEGFR-3、CD34单克隆抗体用DAB法免疫组化染色,用Kaplan-meier法,Logistc和CoxRegression分析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体外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用nest-PCR进行VEGF-C基因的扩增,进行连接和转化,制备感受态细胞,进行重组质粒的鉴定、扩增,鉴定、克隆和测序VEGF-C基因的表达和序列。NCBIGenebank中VEGF-C基因(genebankNo.BC035212)与所克隆基因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选择Ganbank的VEGF-C的AccessionNoBC035212用Sfold软件设计siRNA引物,设计了5条针对VEGF-C基因的不同部位的siRNA,并进行同源性检索,通过化学方法合成。pcDNA3.1/His/lacZ(β-半乳糖醛酸酶)质粒为报告基因,用肝癌细胞株HepG2成功建立siRNA建立转染系统。分别用Lipofectamin2000;TOPfect转染试剂介导pcDNA3.1/His/lacZ质粒,siRNA、pcDNA3.1/His/lacZ质粒转染SGC7901细胞,用干扰效果最好的引物,分别观察siRNA浓度分别为0.2μg;40μg;60μg和转染以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转染率的变化,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VEGF-C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Westernblotting的VEGF-C抗体根据GenBank:NM005429.ReportsHomosapiensvasc...[gi:19924300]TheoreticalpI:7.77/Mw(averagemass):46883.37/Mw(monoisoTOPicmass):46851.90]为第一抗体。pshRNA-VEGF-C重组质粒干扰胃癌组织VEGF-C表达的体内实验研究,首先设计候选的siRNA序列和shRNA表达载体,将设计的核苷酸序列全合成,psilencer2.0-U6质粒用HindⅢ和ECoRⅠ酶切,鉴定。酶切产物电泳,进行胶纯化。VEGF-C-shRNA片段和psilencer载体连接、转化以及克隆鉴定,组成pshRNA-VEGF-C重组质粒。大量扩增质粒,进行提取,进行定量或纯度检测。核酸浓度大于90%,用取适量的pshRNA-VEGF-C重组质粒与TOPvivo混合,制备的pshRNA-VEGF-C重组质粒-TOPvivo复合物用于体内导入。实验动物为BALB/c-nu/numice裸小鼠,4-5周龄,体重15士2g,雌雄兼有。在无特定病原体((SPF)级环境中饲养。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n=12)②5-FU治疗组(n=12)③空质粒组(n=12)④ShRNA质粒治疗组(n=12)。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皮下移植模型制作成功6周以后,取皮下胃癌组织块,建立胃癌原位移植模型,将切割成为1mm3大小,2块进行胃原位移植。原位瘤接种3周以后开始经裸鼠尾静脉高压注射给药,以0.1cm/kg液体量,经尾静脉穿刺,5秒钟内注入。间隔1次/5day,连续给药10次。5-FU剂量:30mg/kg,TOPvivo包裹空质粒,pshRNA-VEGF-C重组质粒剂量分别为50μ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以0.1cm/kg剂量注射。观察指标:自然死亡率,成瘤率,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度,病理组织学检查,H-E染色,RTQ-PCR和Westernblotting观察VEGF-C和VEGFR-3基因和蛋白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论:胃癌组织中VEGF-C在细胞质表达与胃癌淋巴管密度,淋巴结转移有关,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体外实验证明用siRNA技术可以有效地阻断胃癌细胞中内源性VEGF-C的基因及蛋白表达。pshRNA-VEGF-C重组质粒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体内胃癌组织中VEGF-C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影响发生淋巴结转移,shRNA干扰技术治疗体内实体肿瘤具有一定可行性。  
其他文献
马拉维茶叶研究基金会分析实验室对1995年度各研究项目和茶场提供的样品作了分析和测定,样品(土壤和茶叶)主要来源于马拉维的Theolo和Mulanje两个地区的23个茶场。茶样的测定项
摘 要: 为了提高岗位履职能力,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吸收借鉴、多媒体运用、心理分析、课堂驾驭和资源整合能力培养,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工作。  关键词: 历史教师 履职能力 培养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对广大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之外,还要在教学中广泛吸收他人的经验成果,科学运用各种教辅手段,加强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涉猎,提高课堂驾驭和资源整合能力。本
期刊
开有11号大豆,是辽宁省开原市农科所于1982年以“开交7528-36-4”杂交高代品系为母本,地方品种“干技密”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方法,经多年选育而成,1995年11月中旬,经辽宁省品种审定
元胡是活血镇痛之良药,为国内外常用大宗中药材,国内年需量在2000吨,1994年全国产量在1500吨,供求缺口较大。现各地主产区收购价在11~14元/公斤,1994、1995年药价稳定在15元/公斤左右
摘 要: 品德是塑造良好人格的关键,是提高公民素质的前提,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健全学生良好人格的关键时期,可以说,小学时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今后学习生活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对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爱好呢?作者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提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阶段 品德课 学习
期刊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安全性、有效性、预测性、对比敏感度、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疼痛症状以及角膜
以花药培养技术改良农作物品种,应用范围广、投资少、得益快,是生物技术在农业应用上最有成效的高新技术。我们采用花培技术育成的中花8号和中华9号,在SO年代曾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固体燃料精选研究院研制了一种装在旋流器下部的新型结构的底流口一沿轴线设置的锥柱形底流管和绕其柱体的螺旋管组成。并对常用旋流器底流口与新型结构底流日进行了工业性试
摘 要: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效率。开展创新教育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这种转变必然依靠对知识的学习。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变化,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历史教学 自主性学习  实施新课程方案的重要理念是教和学方式的实质性变革,而终结目标则在于引发学生“学”的实质性变化,新课程的推进要求学习方式的变革,是
期刊
摘 要: 高中历史课教学要适应历史学科的特点,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及理念,通过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图文资料的作用,让学生从“纵横”角度理解历史,开展实践性教学,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等方面展开高中历史高效性教学。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多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高中历史课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 教学有效性 教学方法  对于高效课堂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认为高效的课堂就是用更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