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群众路线的贯彻研究——基于赣州C镇精准扶贫的调查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lgx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精准扶贫成为了我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创新扶贫方式,是解决以往扶贫开发中出现的目标不明、底数不清、效果不佳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当前精准扶贫的实施仍然面临不少问题。群众路线作为我党的传家宝,也是推进精准扶贫的根本工作方法和内在要求,其价值诉求和精准扶贫的工作目标具有一致性。因此,从群众路线贯彻的角度去探讨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对于丰富群众路线理论和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对赣州C镇进行实地调查,从群众路线的视角对农村中精准扶贫的实施现状进行研究,进而分析当地精准扶贫过程中群众路线的贯彻现状。本论文通过对C镇基层干部、普通群众和贫困户三类代表进行访谈和实地观察收集资料,发现存在着产业扶贫发生偏差、干群矛盾和基层干部作风问题突出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基层干部和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基层工作力量的不足等引起的。由此,以C镇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为导向,分析出当地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践行群众路线,主要体现在基层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消极作为、群众被动的参与扶贫工作以及紧张的干群关系这三个方面。为此,本论文在对C镇精准扶贫群众路线贯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贯彻群众路线的四点建议,即坚持以服务群众为精准扶贫的出发点,坚持“一来一去”的工作方法识别真贫困,发挥群众力量精准帮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精准扶贫提供人才保证。
其他文献
社区矫正在西方国家从18世纪开始,历经几百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相对成熟和完善,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从2003年试点至今全国全面试行已十个多
生态文明是在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科学的生态发展意识和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唯心辩证自然观和费尔巴哈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只有国家、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和谐互动、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而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法、文献检索法、调查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屯昌县的实地调研数据,以一个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义务教育法》在贫困县实施面临的困境,产生原因以
介绍了一种新的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该系统根据各种液化代用燃料的特殊性质,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和共轨式喷射原理,能够满足多种液化代用燃料在发动机上应用的要求。同时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