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SZ-13分子筛中掺杂钐对柴油车尾气脱硝性能的影响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hwangseag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油车尾气排放的NOx(NO和NO2)严重污染环境,并且危害人类的健康。1957年,Engelhard公司首次提出NH3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NH3-SCR),该技术具有优异的水热稳定性和较宽的脱硝温度窗口,此技术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催化剂。SSZ-13分子筛因具优异的水热稳定性及良好的脱硝活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活性金属组分及其含量、在分子筛载体中的落位及形态对于扩宽SSZ-13分子筛的反应活性窗口及提高水热稳定性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其中分子筛Si/Al比是影响活性金属组分性质的主要方面,因此研究Si/Al比对于提高脱硝活性及水热稳定性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在SSZ-13中引入的活性金属主要包括Fe、Cu、Ce,而金属Sm与Ce同属于镧系金属,硝酸盐均为3价,但是目前对于Sm/SSZ-13研究还很鲜少。本文首先通过制备不同Si/Al比的SSZ-13分子筛,然后在此基础上交换一定量的Cu,考察制备Cu-SSZ-13样品的脱硝活性、N2选择性及水热稳定性。然后在最优Si/Al比的Cu-SSZ-13样品基础上,引入活性金属Sm,考察溶液交换温度、交换时间及溶液浓度对脱硝性能的影响,实验中主要得到的结论如下:(1)随着硅铝比的升高,脱硝活性逐渐降低。SA10样品随着交换铜溶液浓度的增大,脱硝活性也逐渐变好,但是SA40的样品随着铜溶液浓度的增大,脱硝活性基本不变。(2)在硅铝比为8制备的Cu/SSZ-13基础上,交换硝酸钐溶液。在Cu/SSZ-13分子筛中添加活性金属Sm后,Sm在不影响活性Cu的低温脱硝活性窗口下,扩宽了其高温活性。老化后所有样品脱硝活性均发生大幅度的下降;随着离子交换温度的升高,低温活性不变,高温脱硝活性窗口得到扩宽,然而当离子交换温度升高到80oC时,即C2-80T-1h-F样品,脱硝活性温度窗口又变窄,不同溶液交换温度制备的Sm/Cu/SSZ-13样品脱硝活性的差异说明合适的离子交换温度会增强钐的作用,从而扩宽脱硝活性温度窗口;不同的离子交换时间对脱硝活性影响不大,并且C2-80T-4h-F样品脱硝活性温度窗口最宽,但是其水热稳定性最差。(3)0.075 mol/L的硝酸钐溶液在60oC下交换4 h,该条件下制得的Sm/Cu/SSZ-13催化剂具有较宽的脱硝活性温度窗口及优异的水热稳定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人们对主要动力源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石墨负极受限于其较低的理论比容量,注定将被淘汰。
本文从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角度对资源禀赋比较接近的云南贵州进行了对比分析,试着从贵州近些年的高速发展中找出一些经验,为云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首先用产
产能过剩的形成有赖于有效需求小于生产能力达到特定的范畴,这种现象开始逐渐出现在部分领域,包含轻工业、传统行业、新型产业和重工业,产能过剩现象已经扩展到投资领域。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网络进行沟通已成为一种主流的交流方式,这种通过网络社交所形成的社交网络已引起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人们通过研究发现,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因其有无损伤、无电离辐射、成像参数多等优点,现已成为临床诊断、医学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工具
21世纪以来,我国省域经济发展迅速,产业规模扩大明显,产业素质水平快速提升。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省际之间科技水平、产出效率水平差异较大,使得省际产业素质提升较为困难,影响
本文系统的对红椿木材的解剖学特性、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的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探究了树龄对木材解剖学特性、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展开了红椿木材的物理性质与力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遗传改良是推动杉木速生丰产林建设的关键。经过逾半个世纪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我国杉木的育种改良已进入第3代种子园育种世代,但作为我国杉木
本研究从水稻土中采集土样,并将土样接种在三电极体系的生物反应器中,利用恒电位仪提供稳定电势,经过长时间的运行,直至电极上生长出一层肉眼可见的较厚的生物膜。以此生物膜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使用,大量非线性负荷、分布式能源接入电力系统,使得现有的电网结构呈现高度的电力电子化,恶化电网谐波污染问题的同时导致电网中非线性的负载具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