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管支撑管内引流与外引流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探讨胰管支撑管内引流与外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采用胰管支撑管引流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关胰瘘的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6年8月-2018年11月诊治的6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病例资料,全部患者在进行切除的过程中,都内置胰管支撑管进行引流。基于引流方式的差异,分为胰管支撑管内引流组(A组)与支撑管外引流组(B组)共2组,胰管支撑管内引流32例(47.8%),胰管支撑管外引流35例(52.2%)。通过患者术前相应指标(如年龄、黄疸程度、白蛋白水平、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糖尿病及心脏病基础疾病等),术中有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情况、疾病病理性质、胰管直径、胰腺质地、术后排气时间等),术后有关的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胰瘘、胆瘘、胃肠或肠肠吻合口瘘、腹腔脓肿、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住院医疗费用等)差异进行比较,探讨胰管支撑管内引流与外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采用支撑管引流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的风险因素。[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男38例,女29例;年龄47~75岁,平均(59.06 ±7.71)岁。在收集的病例中十二指肠乳头状癌21例(34.3%),胰头癌15例(22.4%),胆管下段癌12例(17.9%),壶腹部周围癌16例(28.9%),胰头部炎性假瘤3例(4.5%)。根据胰肠吻合时胰管内放置支撑管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胰管支撑管内引流组(A组)和胰管支撑管外引流组(B组)。A和B组之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相关指标比较:A组和B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情况、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并发症:A、B组共30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术后胰瘘即POPF、胆瘘、腹腔脓肿、腹腔或消化道大出血、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总体发生率44.7%,A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43.7%,B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4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胰痿共发生18例(26.8%),其中A级胰瘘8例(11.9%),B和C级胰瘘10例(14.9%)。A、B组并发症的统计显示,A组术后胰瘘8例(25%),腹腔脓肿1例(3.1%)、切口感染1例3.1%)、胃瘫(3.1%)各1例,经超声下穿刺引流等保守治疗后治愈,肺部感染1例(3.1%),消化道出血1例(3.1%),经输血纠正贫血无效后再次手术,经无胆肠、肠肠吻合口瘘;B组术后发生胰瘘10例(28.6%),其中的1例是拔管后胰瘘,经营养支持、生长抑素、保持腹腔通畅引流后治愈,胆瘘、切口感染各2例(5.7%),肺部感染、腹腔脓肿各1例(2.8%),腹腔脓肿的患者经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治愈,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经保守治疗后治愈。4.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医疗费用:A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66±2.38)天,B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17±3.08)天,(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住院医疗费用(3.79±0.24)万元,B组住院医疗费用(4.20±0.44)万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管支撑管内引流与外引流在手术相关指标上无明显差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胰管支撑管内引流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少于胰管支撑管外引流,住院医疗费用低于胰管支撑管外引流,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2.在影响术后胰瘘的风险因素中,手术时间、体质指数BMI是采用胰管支撑管的PD术总体POPF的风险因素,胰腺质地、胰管直径是总体POPF和有临床意义的POPF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