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淡水养殖珍珠的大国,每年淡水珍珠的产量位列世界第一。近些年,珠宝市场中出现了淡水有核养殖珍珠这一新的品种,并迅速引起广泛关注。但当前对淡水有核与无核珍珠两者不同之处的研究较少,结合我国珍珠产业的发展需求,故以此为题。本文在采用显微放大镜,钻石观察仪(Diamond ViewTM),折射仪等工具进行宝石学特征观察的基础上,又通过X射线粉晶衍射、电子探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现代测试仪器进行对比研究,获得以下结论:淡水有核珍珠较无核珍珠体积更大,色饱和度更高的特点。在密度测试中,有核的珍珠质层密度要小于无核珍珠的。此外,淡水无核珍珠中可出现整体不具有珍珠光泽的样品。有核珍珠未见有此现象者,但可见零星分布的无光斑块。珍珠的SEM图显示,不同体色的淡水有核珍珠其内部的文石板片厚度大于无核珍珠。测试样品中,具有强珍珠光泽的紫色无核珍珠内部文石板片排列极不规则,从侧面证明珍珠的光泽不仅仅受内部文石排列的整齐度影响。对无核珍珠中的整体无光珠观察,认为无光珠是由于内部文石板片排列极度不规则,及半自形的文石板块对光是散射而形成的。对有核珍珠GC-1的无光斑块进行表面观察时,发现有呈纤维状,长板状的物质出露,周围有较多呈颗粒形态的球状物。推测有核珍珠的无光斑块产生原因并非是观察到的细长板片状堆积物导致,而是内部分散状的球状物质对光散射导致。红外光谱可见699、711、877、1074、1488、1780 cm-1的文石碳酸根的振动峰。在2981、2925、2846、2524、1647 cm-1可见有机质相关的吸收峰。GC-1样品中出现1467、1496 cm-1疑似球文石的吸收峰。之后的XRD实验中也测得GC-1样品中有球文石相的谱峰特征,证实样品中有该成分的存在。拉曼光谱测得白色样品在1000cm-1后未见振动,橙色样品在1135、1526 cm-1附近见振动,紫色样品在1125、1510 cm-1附近见振动。查阅资料得,这两种颜色的珍珠,它的振动峰均与聚乙炔类有机物有关。这类有机物与珍珠的体色成因有密切关系。电子探针测试结果与XRF测试都无法证明某些微量金属元素与珍珠的颜色成因有关系。未见到诸如Fe、Ti、Cu等与颜色有关的金属离子含量上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