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川金丝猴不同年龄性别组的手偏好及其对新事物反应的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AndSe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偏好是大脑皮层结构和功能不对称最基本的行为表现,是大脑半球特化的一个行为标志。对非人灵长类手偏好行为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大脑半球特化的起源。2010至2011年间,通过焦点动物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对76只秦岭川金丝猴的4项自发任务(单手取食、双手取食、单手理毛、双手理毛)和1项实验任务(管子实验)进行了研究,揭示影响川金丝猴手偏好表达的影响因素(年龄和性别)。研究结果显示:1)单手取食、双手取食、双手理毛和管子实验中发现了群体水平的左手偏好;2)性别对川金丝猴手偏好表达的影响不显著;3)年龄在单手取食和双手理毛中显著影响了手偏好的方向,而在单手取食和管子实验中又显著地影响了手偏好强度的表达。管子实验和双手取食行为首次引入到川金丝猴手偏好的研究中,突破了之前同一物种手偏好研究任务的局限,在更多的行为任务中验证了“任务复杂度”理论(the "tast-complexity" model)即一般强烈的手偏好和群体水平用手偏向更可能出现在复杂的任务中。遇到新的刺激物时,动物表现出喜新性(neophilic)行为和/或者恐新性(neophobia)行为,恐新性行为通常表现为回避或者谨慎的对待这种刺激物,而喜新性行为则是对刺激物表现出积极的探索或接受。在川金丝猴研究中至今还没有相关的发现。本研究中将一种新事物与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常常取食的食物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实验,试图研究在新事物呈现时,川金丝猴对熟悉食物的行为反应以及年龄性别对该反应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在面对新的刺激物时,恐新性行为和喜新性行为同时出现在川金丝猴群中;2)年龄显著地影响了个体对新事物的反应,即未成年个体表现出最频繁的探索行为,而婴儿猴则是探索行为最少的年龄组;3)性别对川金丝猴的探索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面对新刺激物时,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具有更多的探索行为。此次研究支持“准备食用”假说(the "readiness to eat" hypothesis)即新事物的呈现,增加了个体对熟悉事物探索和取食的潜伏期。
其他文献
中央宣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西部,包括新疆、西藏、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贵州、云南、重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达6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人口达3.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4%,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缓慢、滞后。经济发展的滞后,以及地广人稀与自然环境的恶劣,再加之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使得西部的人
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深入,选修课课程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把握新阶段,推动课程改革的稳步进行,笔者四个角度对此做出了一些
针对本校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和学习要求,以《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为主题,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提出艺术类专业学生在《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考核上的一
【正】一大批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生,在改革开放时期逐渐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正担负着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革命重任。和老一辈的领导干部相比,这一大批跨世
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都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文章分析了高职高专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区别与联系,并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或者学生和学生之间会出现话语权失衡的问题,除此之外,话语权的目标性有时也会失衡,学生被压抑的个性也会失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了解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能够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和洪涝灾害预防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基于长江流域115个雨量站1963~2013年的日降水数据和北极涛动(Arctic Osc
如何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当今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话题。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必须要有足够的教育资源。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体制全面深化改革,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和教育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但是,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经济发展差异使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所谓教育资源均衡不仅体现在硬件资源方面的均衡,也体现在教师人员配置的均等化。近年
到今年年初为止,全球接获的集装箱船订单已达482艘,总载箱量达160万TEU。其中,有130多艘集装箱船的载箱量在5000TEU以上,载箱量超过6000TEU的集装箱船也有83艘。由此可见,集装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