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马克思哲学实践自由观和海德格尔哲学诗意境界论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哲学对现实人性自由的终极关怀这一共同旨趣为切入点,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与精神生活的极度空虚形成较大反差、人的不自由、人的本性遭遇“失落”,这样的尴尬境遇,以马克思实践自由观和海德格尔诗意境界论在现实性上对人的终极关怀思想为指导,在深刻反思、批判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希冀找到一种实现人性本真回归的途径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和构建起人的自由的、诗意的存在样式和存在状态,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文章从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哲学观“对人性自由的现实性终极关怀”这一全新的角度入手,将马克思与海德格尔这两位哲学界的奇才联系起来,通过对马克思实践自由观及海德格尔诗意境界的思想渊源、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的详细梳理,得出了二者的差别,即马克思的哲学观是现实的、实践的、人类整体自由观;海德格尔的哲学是诗意的、体验的、个体自由观,与此同时,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两位哲学家的哲学观在对现实人性的关怀上具有深刻的一致性,其哲学的终极旨归具有共同的指向,即马克思是在面向现实的、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人,最终以实现人的自由为最高指向;海德格尔是在面向现实的、体验的基础上使人通过作诗,实现人的诗意的安居,最终指向人的最完美的存在状态自由。文章通过对马克思实践自由哲学观基本内核和海德格尔诗性哲学观合理内核的详尽阐述,通过对二者内在逻辑与根本旨归的深入分析研究,得出两位哲学家的哲学观在对现实人性关怀上的一致性,以及在终极指向上的一致性,以此为指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实践、体验,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实践,以达到每一个个体的自由,最终实现人类整体的自由与诗意的存在状态,从而实现对当下人类所处的现代性困境的消解,达到引领人类实现人性自由、自觉的存在的诗意境界的目的,为完成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精华,批判现实境遇,引领时代发展的伟大使命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为当下处于困境的人们提供一点精神上的引领和行动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