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我国存在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差距过大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应运而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打破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公共服务在农村的缺乏问题,是各地在加强社区建设和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需要着力思考与解决的问题。从全国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来看,虽然各地社区建设的设立模式、运行机制、组织建设等方面不尽相同,但都侧重于健全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强化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是指为满足农村居民对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利用农村社区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的模式、方式与过程。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能够打破以前公共服务的二元结构,引入“社区机制”来配置资源,有利于解决农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公共利益问题,提高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通过农村社区建设,以农村社区为基础承载单位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公共服务的社区化供给,是推动公共资源下沉农村,破解我国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失衡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综合研究国内外农村社区建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诸城市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为研究内容,运用新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以及公共选择等理论,采用文献整理研究、综合分析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对诸城市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主要做法、取得成效和实践困境进行了归纳分析,在借鉴国内外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实践困境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对选题的国内外环境背景和研究状况进行了简略的梳理,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思路;第二部分,介绍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从诸城的实际出发,分析了诸城市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的条件动因、主要做法及运行绩效;第四部分,归纳分析诸城市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的实践困境;第五部分,主要介绍国内外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经验借鉴;第六部分,主要探讨优化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的策略,从转变政府角色、建立多元化筹资提供机制及健全长效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