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多普勒成像Tei指数在脐带绕颈胎儿心室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来源 :河北联合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yq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脐带是母胎间进行血气交换的桥梁,其供血情况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脐带绕颈是产科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且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胎儿宫内缺氧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为脐带绕颈,而缺氧往往又会引起心功能的改变。本研究旨在利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ei指数监测脐带绕颈胎儿心室功能的变化,为临床评估胎儿宫内状态提供重要的信息,以达到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目的。本研究选取孕龄为37~41+6周的住院孕妇173例,根据胎儿是否有脐带绕颈分为绕颈组及对照组,绕颈组55例,均经分娩证实。无绕颈者为对照组,共118例,成功获得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的为115例。使用GE Volusi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嘱孕妇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首先对胎儿进行常规产科超声检查以估算胎儿孕周。然后判断胎儿是否有脐带绕颈,并确定脐带绕颈的周数后,取胎儿标准四腔心切面,启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 TDI)程序,将多普勒取样容积分别置于二尖瓣后叶与二尖瓣环连接处及三尖瓣前叶与三尖瓣环连接处,获得胎儿心脏二、三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按公式Tei指数=(ICT+IRT)/ET进行计算,其中ICT为等容收缩时间,IRT为等容舒张时间,ET为射血时间,所有测量结果均为三个连续心动周期的平均值,并随访所有胎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记录数据,相关结果如下:1正常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测量成功率。118例正常对照组胎儿检查过程中,3例胎儿因受孕妇肥胖、胎儿胎龄相对较大及胎位枕横位等的影响,未获得较满意的组织多普勒频谱图像,放弃对其ICT、IRT及ET的测量,余115例胎儿所得二、三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清晰易于ICT、IRT、ET的测量及Tei指数的计算。本研究正常对照组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测量成功率为97.5%。2正常胎儿左、右心室ICT+IRT、ET及Tei指数与孕周无相关性(左心室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099、0.051、0.062,P值分别为0.292、0.589、0.510;右心室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066、0.057、-0.030,P值分别为0.485、0.548、0.751)。3正常胎儿左、右心室ICT+IRT及ET与胎心率呈负相关,Tei指数与胎心率无相关性(左心室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531、-0.482、-0.019,P值分别为0.000、0.000、0.844;右心室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447、-0.410、0.124,P值分别为0.000、0.000、0.186)。4胎儿左心与右心ICT+IRT、ET及Te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脐带绕颈组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及ICT+IR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值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绕颈组胎儿出生后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脐带绕颈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与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呈负相关(左心室r=-0.727,P=0.00;右心室r=-0.640,P=0.00)。综上所述,正常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测量简便,可重复性强,有较高的获取率,为97.4%。正常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不受孕周及心率的影响,有较好的稳定性。脐带绕颈组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绕颈组胎儿出生后窒息率高于对照组,脐带绕颈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与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呈负相关。Tei指数可用于脐带绕颈胎儿心室功能改变的评价,对判断胎儿宫内是否乏氧及评估胎儿预后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刚地弓形虫棒状体蛋白17(TgROP17)的结构特性与抗原表位;克隆表达TgROP17基因,并对重组刚地弓形虫棒状体蛋白17(rTgROP17)进行纯化和抗原性分析;观察不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