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洛阳工商业发展探析论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sentSc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时期洛阳的工商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虽然这一时期洛阳降为陪都,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但凭着自己长久以来积累的优势,成为北宋名副其实的文化中心,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洛阳的工商业仍然在自己独具的特色中持续繁荣的发展。但是,发展中也有失落。随着漕运路线的转移,战争的破坏,尽管这一时期洛阳工商业的发展依旧处于上升的态势,但在全国的地位却明显下降了。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洛阳工商业发展的基础。山水环绕、气候温和的地域环境以及安定的内部环境是洛阳工商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这一时期人口的恢复,路运和水运的修复都为洛阳工商业的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通过对洛阳的制瓷业、酿酒业、建筑业、丝织业、矿冶业、工艺品制造业以及文具制造业等部门的探讨,看出洛阳的手工业各具特色,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质量上都具备更高的水平。同时对手工业的管理机制做了解析,以深刻了解洛阳手工业发展的体制支撑。  第三部分探讨了洛阳商业的发展全貌。首先通过对商税的分析看出,洛阳地区的商税在北宋三京中仅次于都城开封,在其所属的京西北路处于中心地位,商业发展良好。其次,由洛阳商业市场为切入点,分析当时的城内、城外的市场的变化,以及以花市为特色的娱乐市场的活动情况,突出展现了洛阳商业发展的繁荣场景。最后对其商业管理机制进行析,探讨了严格、全面的市场管理对洛阳商业发展的重大推力作用。  第四部分则主要分析了洛阳工商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原因。由于唐中后期漕运的改革,使漕运路线逐渐偏离洛阳。北宋以漕运更为便利的开封为都城,洛阳从此失去了承担江淮物资转运的优势,政治中心的地位也随之失落,再加上战争的破坏和南方地区的崛起,使洛阳在北宋以后逐渐衰落。尽管北宋时期洛阳的工商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并有超越隋唐之势,但这繁荣之景则隐没在了其在全国优势地位的丧失之中。
其他文献
本文以“自开商埠与济南城市工业化”为论题,探讨自开商埠背景下济南城市工业化的启动、演进及其特点,梳理自开商埠背景下的济南早期城市工业化进程并略作史学诠释,分析开埠与济
本文探讨了美国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其科技进步创新之间协调互动的关系。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科技创新系统,这是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强国的根本原因。美国科技之所以得到快速发
淳于髡是战国时代齐国稷下学宫早期的学术领袖,他的思想和言行对稷下学术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稷下学宫内“百家争鸣”局面的确立,自由论辩传统的长期延续,丰富的思想成就和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本文借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山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干部历史教育是指从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中共中央及中共山东党组织领导的、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政权、进行
哈密从古至今,都是中原地区与中亚、西亚诸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枢纽,并常是古代北方草原地区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门户。明朝以察合台后裔为忠顺王镇之,且于明初
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通过战争、遣使、互市、通婚等多
近代商人团体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商会史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发轫至今,学术界已对其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对商人团体的基层选举问
目的克隆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组DNA,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编码区与启动子进行分析。方法以大花红景天为样品,采用优化的CTAB法提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