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食管癌是世界上第六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全部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在太行山区、晋东南地区、安阳地区、邯郸地区、潮汕地区的死亡率最高。外科治疗仍旧是可切除食管癌的标准治疗,然而传统开放食管癌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比较慢、住院时间长、术后生活质量下降明显。为了降低传统的开放性食管癌手术的风险,最近食管癌的微创手术方式逐渐被临床医生所接受,并且之前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食管癌的微创手术方式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并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基于微创手术的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亦逐渐兴起。食管癌术后的康复一直都是胸外科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中,胃肠功能能否快速恢复是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严重胃肠功能障碍甚至会引起吻合口瘘、营养不良、切口延迟愈合等一系列并发症。为了使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快速恢复,避免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禁食水、胃肠减压等理念一直在临床上占主导地位。之前报道的食管癌术后的平均住院日约为12天。传统观念认为腹腔手术后肠麻痹是不可避免的,需要通过术后肠道休息、鼻胃管减压等措施,胃肠道功能才能恢复正常肠道功能。并且直到胃肠道功能完全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才开始经口进食,这通常已经是术后3~5天。有研究表明,消化道手术后,肠道休息及鼻胃管减压已不是术后肠麻痹必需的解决方法。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逐渐被接受,已有大量研究证明,结直肠手术以及胃切除术后的早期经口进食安全可行。加速康复外科最早由丹麦的henrikkehlet医生提出,其认为术后的身体恢复过程可以从几周的时间减少为几天。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在食管癌微创外科,加速康复理念中早期经口进食亦是安全可行的,并可加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胃肠功能恢复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胃电图、胃肠激素水平等。本研究选取观察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测定两种兴奋性胃肠激素水平来评估胃肠功能情况。胃泌素和胃动素作为两种兴奋性胃肠激素,是与胃肠功能恢复密切相关,可加速胃窦及小肠的收缩,加速胃的排空,促进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活动,从而促进胃肠运动,且术后较术前水平升高。但目前有关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中患者早期经口进食能否加速患者康复尤其是胃肠功能的康复尚无足够的研究证据支持。本研究目的便是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来比较微创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和晚期经口进食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材料及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前瞻性入组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2014年09月至2015年07月期间行微创手术的食管癌患者110例,病人随机入早期进食与晚期进食两组,两组的手术方式相同且均为胸腹腔镜食管胃部分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术后详细记录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手术当天及术后1、3、5天分别留取空腹静脉血标本,离心,测血清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实验器材及测定方法:大龙兴创实验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大龙移液器,北京平利洋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multiskanfc全自动酶标仪,北京平利洋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wellwash洗板机,长沙湘智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微量高速离心机(仪器型号:tg16w),常州创威实验仪器厂生产的gnp型隔水式恒温培养箱。每例入组患者于手术当天和术后1、3、5天抽取肘静脉血4ml至促凝管中,自然凝固10min,离心20分钟(2000转/min),取上层血清,若保存过程中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或fisher’s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二分类变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连续变量的分析比较应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比较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变化趋势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标准定义为:P<0.05。结果评估指标包括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早期进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分别为2.1±0.8天、3.4±1.2天,晚期进食组为3.2±0.9天、5.5±1.5天,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血清胃泌素早期进食组术前及术后1、3、5天分别为205.4±58.8ng/L、224.8±57.5ng/L、231.3±40.1ng/L、232.0±50.9ng/L,晚期进食组为201.7±63.4ng/L、211.7±41.5ng/L、213.9±40.1ng/L、219.6±50.3ng/L;胃动素早期进食组为422.7±117.8ng/L、446.8±103.7ng/L、463.4±81.1ng/L、445.0±84.4ng/L,晚期进食组为418.0±123.1ng/L、426.0±81.9ng/L、427.1±94.1ng/L、426.6±81.8ng/L。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种兴奋性胃肠激素,在术后第3天早期进食组均明显高于晚期进食组,具有统计学差异(t=2.249、2.166,P=0.027、0.033)。两组变化趋势相比,胃泌素(F=5.522,P=0.021)与胃动素(F=5.522,P=0.021)在早期进食组均高于晚期进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排气时间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食管癌患者进食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第三天胃泌素水平是影响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的显著因素(P<0.001,=0.003,=0.024)。将P<0.1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进食时间是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OR=44.533,95%CI:12.566~157.823,P<0.001)。结论早期经口进食可以加快微创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加速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