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等为代表的建筑师掀起了高技术建筑的浪潮,使人们看到了科技进步对建筑的积极推动作用。“高技术建筑”在20世纪80、90年代相交时作为一个新概念引入到建筑领域当中。通过近20年的发展,高技术建筑从理论到实践还有许多不足。从理论研究角度来看,高技术建筑的概念模糊不清,理论体系的建构还存在争议与混乱;从工程实践角度来看,将体现高科技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仅仅作为装饰,对高技术建筑风格化的片面理解使得“伪高技”建筑仍然大行其道。高技术建筑概念模糊不清、研究时断时续的现象背后,突显了中国当代高技术建筑研究的窘境。本文的研究正是针对上述现象,通过对建筑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析,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建筑技术发展,力求在历史的维度下明晰高技术建筑的概念,并梳理其发展演变过程;同时,结合当前的情况对高技术建筑的发展动态做出分析和展望。本文的研究框架分为五章内容来阐述:首先,第一章重点阐述选题背景和实用意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确立研究的主体框架;其次,通过第二章历史维度下的高技术建筑概念辨析,明确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高技术建筑概念的形成脉络;再次,在第三章高技术建筑的历史研究和第四章高技术建筑的发展研究中,透过社会需求、技术创新、美学演变等三个方面在不同时期的影响,梳理出其呈现的现象及展示的形式;最后,在第五章的结语中,论述高技术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下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对高技术建筑的概念辨析、历史回顾、发展趋势的梳理,辨明高技术建筑是一个历史相对的范畴,并非一个固定的、静态的概念;并力求在社会、技术、美学三位一体的框架下,揭示高技术建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