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时代课题。作为纺织大省,纺织企业在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企业规模大多较小,普遍为劳动密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核心竞争力不强,面对08年金融危机后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科技创新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由于企业规模小,缺乏雄厚的资金、技术储备和人才资源,技术创新仅依靠自身难以完成,须借助高校、科研机构的力量进行资源整合,协同创新。高校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企业对市场的敏锐把握和资本运作能力,政府政策的支撑,三者鼎立使得校企协同创新推进湖北省中小纺织企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校企协同创新实现了高校与中小纺织企业知识的转移和人才的优质培养;促进了中小纺织企业结构的优化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使得校企协同创新推进湖北省中小纺织企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近年来,湖北省中小纺织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合作环境日益趋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校企合作稳定性差、层次低;校企双方都没有清晰认识在协同创新中自身的主体地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由:双方合作理念和价值观的差异性、合作机制的不完善等。要解决湖北省中小纺织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面临的问题,必须借鉴先进国家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制定适合自己的校企协同创新路径,具体路径有: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校企协同创新制度环境;中小纺织企业要有创新意识,选择适切的协同创新项目和模式;高校要完善评价体系,激发创新动力。总之,必须将政府的顶层设计、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高端人才与企业的生产能力、市场、管理等有机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