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MM和MODIS卫星数据的重庆市干旱监测模型构建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shaos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严重且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全球气候的变暖背景下,干旱也呈现出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因此对区域干旱进行监测以及研究分析其时空特征、发展趋势等,不但具有理论上的探讨价值,也对地方政府抗旱行动和区域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获得干旱过程中的致旱因子信息,综合考虑干旱发生发展过程,提出构建多致旱因素的综合干旱监测模型,并以大重庆为例,构建了重庆2000~2013年的干旱时空信息,对重庆市近十几年来发生的干旱进行了定量监测。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线性空间趋势分析方法,对重庆干旱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重庆地区34个气象观测站近40年逐月降水数据,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本研究一共计算了1、3、6、9、12和24月6种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和计算了2000~2013年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CI指数作为模型构建的因变量,SPI指数作为干旱指标,用于验证构建的综合干旱模型。(2)分析了TRMM降水数据在重庆地区的适用性,然后通过该数据构建监测大气降水亏缺的TRMM-Z指数。整体上TRMM月降水数据与站点实测降水量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基本能满足月尺度上的应用。构建监测大气降水亏缺的TRMM-Z指数,并与SPI指数对比分析,相关性系数R达到0.86。(3)构建了反映干旱的植被状态指数和地表温度状态指数,可定量指示干旱过程中植被生长响应和土壤水分胁迫。(4)构建综合干旱监测模型以及对模型进行验证。本研究使用Eureqa建模工具,建立综合干旱指数CDCI,通过该模型计算出重庆2000~2013年综合干旱指数,获取重庆地区逐月干旱空间分布信息,以2006年例,分析了重庆逐月综合干旱指数的空间变化。利用土壤墒情数据、气象干旱指数和干旱实例等多种数据与指标,对构建的综合干旱指数进行交叉验证,结果显示综合干旱指数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的反映和监测干旱信息。(5)对研究区干旱变化趋势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利用构建的模型结果,采用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方法,分别从数值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对重庆2000-2013年7月、8月、9月干旱趋势特征进行研究,负值区域代表干旱趋势逐年增加。从线性趋势值空间分布上,7月负值区主要分布在重庆中部南川、涪陵、武隆、丰都和渝东北的奉节和巫山区域,8月份的正值区域分布较少,主要呈现在渝中的武隆、南川和丰都部分区域以及零星分布在渝东北巫溪少部分区域,9月份正值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渝西潼南、合川西部、铜梁北部区域。
其他文献
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构成,推动文化产业统计体系的与时俱进,是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时代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统计体系先后经历了三次变化,每次变化都
如今社会,压力重重,抱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几乎成为了全民皆有的行为。然而抱怨是一种饱含负能量的行为,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情绪稳定、人际关系等会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者
为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控烟工作,本文从公共管理视角出发,对厦门市公共场所控烟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发现影响控烟政策执行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升城市控烟工作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流域作为一个高度关联的生态系统,一般都涉及
有色金属专业教学过程中实验仪器均比较贵重,并且仪器购买后的管理与维护一直也是各学校设备管理部门的难点。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效率比较低,并且因为设备组成部分较多,易出
以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ZLHY6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玉米赤霉烯酮(ZEN)的降解率,考察温度、pH值、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