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发展历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808829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是随着党的执政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自中国共产党建立之日起,我党就对人本执政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通过对人本执政理念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实践,终于使这一执政理念日趋成熟和完善。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明确的提出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并且将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思想。党的十七大会议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又进一步指出:“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确保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于人民。”科学发展观是在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几十年的工作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是我党执政理念发展的一座里程碑。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由此可见,随着执政党意识的觉醒,以人为本执政理念逐渐成为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参与指导和规范各项工作。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就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前提、发展的标准、发展的动力、最终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文章共从四部分来阐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论文第一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这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对人本执政理念的研究现状。论文第二章,论述了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两大重要理论思想渊源。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超越与扬弃,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发展和继承。论文第三章,通过系统的梳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五个领导集体的人本思想,较为全面的论述了我党各个时期“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侧重点和指导方针,深刻的阐述了坚持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社会主义改革以及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现实作用。论文第四章,在对“以人为本”执政理念进行了科学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时代性出发,论述了实践“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践行路径和当代思考,表明了本研究课题在当代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媒介变革语境中的中国文学批评,重点分析了媒介对文学批评的影响。分为三章。第一章进行了必要的概念阐释,并分析了所论题目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网络剧、微电影等一系列网络节目进入观众视野,受到观众的热捧。本文对国内微电影进行了一个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微电影发展现状以及面临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反映。英、汉语中存在大量饮食隐喻,英汉饮食隐喻虽有共性,但更多的是存在差异。探讨英汉饮食隐喻存在的差异以及引起这些
极具个性色彩的娱乐新闻在新闻媒体领域一枝独秀,发展势头不容小觑。从娱乐化表象来深究娱乐新闻的本质内容,不难发现娱乐与新闻之间的概念对比逐渐模糊,当代不少娱乐新闻报
对PHILIPS压缩管理系统 (CSM )主机的硬件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介绍了宁夏地球站备份该系统管理主机的方案、思路 ,以及在备份中应注意的问题
新闻工作者的政治责任感: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学、真懂、真用;二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三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四是杜绝"四害"的侵蚀;五是时刻坚
文章以系统梳理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历程为基础,初步构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旅游地理学学科体系。
在晚会中,难免出现意外状况。主持人通过丰富的阅历和经验的积累,充分体现现场应变能力,往往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化危机为机遇,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和建设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又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治理思想。在生态治理中,邓小平既重视经济对生态
自苏联解体以后,世界社会主义力量遭到巨大损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跌入低谷,经济全球化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之下加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新一轮扩张。